(二)小型火力发电
1.小型火力发电。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 黑龙江省对伪满遗留下来的32座小型火力发电厂进行了改造, 用从苏联进口的小型蒸气机代替落后锅驼机,到1957年, 黑龙江省装机500千瓦以上的小型火力发电厂, 都换上了新的发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达到了8 000千瓦, 年发电量达到了2 456千瓦时。
1958年, 黑龙江省电业管理局成立以后, 对全省发电机组进行了第二次更新改造。到1963年, 全省已有20个县镇的发电厂换上了汽轮发电机组。同时,为了保证一些远离大城市的县城工农业用电的需要,陆续在肇源、木兰等县镇新建了小型火力发电厂。
1974—1995年, 国家水电部给黑龙江省投资6 136万元, 新建了林口、嘉阴、饶河、东宁、同江等小型火力发电厂。并对通河、海伦、富锦、庆安、铁力、西岗子、椅子圈等小型火力发电厂进行了增容扩建,新增装机容量4万多千瓦。
1995年, 黑龙江省有通河、木兰、海伦、庆安、黑河、西岗子、嘉阴、绥滨、富锦、同江、宝清、饶河、东宁、林口、抚远、嫩江、铁力、椅子圈等18座小型发电厂在运行。总装机容量126 500千瓦, 年发电量为39 046万千瓦时。其中: 除通河、宝清、椅子圈、同江、抚远、嘉阴等6座发电厂未与国家电网联网外, 其余12座发电厂均与国家电网联网过行,大大缓解了国家电网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2.热电联产。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部, 气候寒冷, 采暖期长达6个月以上, 工业生产和居民采暖消耗能源都很大。热电联产是一项有效的节能措施。同时, 还可以大大减少污染和美化环境。
根据国家热电联产 “以热定电” 的能源方针政策, 黑龙江省农村用电, 从1981年开始对小型火力发电厂进行了技术改造和新建热电厂。全省进行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电厂有8座。企业自备发电厂36座, 新增发电量24.32万千瓦,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 265万平方米,新增工业供汽能力421吨/时,形成节约95.56万吨标准煤的能力,并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1995年黑龙江省地方发电厂情况见表2-4-1。
表2-4-1 1995年全省地方发电厂情况
顺 序 | 发电厂名称 | 总装机 容 量 (千瓦) | 机组容量 (台×千瓦) | 锅炉容量 (台×吨/时) |
| 合 计 | 126 500 | | |
1 2 | 通河发电厂 东宁发电厂 | 9 000 25 000 | 3×3 000 | 3×20 |
3 4 | 富锦发电厂 宝清发电厂 | 9 000 18 000 | 1×3 000+4×1 500 1×12 000 | 1×10.1×20.1×35 |
5 6 7 | 同江发电厂 林口发电厂 饶河发电厂 | 6 750 6 000 2 250 | 2×3 000+1×750 2×3 000 1×1 500+1×750 | 2×20.1×6.5 2×20 |
8 9 | 绥滨发电厂 庆安热电厂 | 6 000 3 000 | | |
10 11 12 | 海伦热电厂 木兰热电厂 铁力热电厂 | 6 000 3 000 3 000 | 2×3 000 2×1 500 | 2×20 2×10 |
(续)
顺 序 | 发电厂名称 | 总装机 容 量 (千瓦) | 机组容量 (台×千瓦) | 锅炉容量 (台×吨/时) |
13 14 | 黑河发电厂 西岗子发电厂 | 24 000 3 000 | 24 000 | |
15 | 嫩江列东电站 | 2 500 | 1×2 500 | |
16 17 | 嘉荫发电厂 椅子圈发电厂 | 6 000 | 2×3 000 | 2×20 |
18 | 抚远发电厂 | 3 000 | 1×3 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