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校现状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变化,到1995年,新疆高等农业院校的情况是:
1. 新疆农业大学。校址在乌鲁木齐城西老满城。系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农业大学。专业设置横跨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4个一级学科门类,设有7个分院(系),包括农学分院、林学分院、畜牧分院、机械交通分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分院、经贸分院和食品科学系,含植物生产、森林资源、环境保护、动物生产与兽医、农业管理、机械土建、水利、农业工程、交通运输、地理科学、经济、工商管理等13个学系、26个专业,并设有基础部、生物基础部、语言部和体育部。在校学生3 482名(含研究生114名),专任教师724名(教授52名、副教授200名、讲师361名、助教78名)。校舍总面积9.58万平方米。建有语言、理化、生理、病理和各类专业实验室77个。图书馆藏书51.2万册。拥有包括老满城试验场、三坪实习农场、南山实习林场、老满城兽医院、地窝堡兽医站、谢家沟草原站以及农机实习工厂、试验奶牛场、试验种猪场、印刷厂、粘合剂厂、试验种貂场、试验种鸡场等教学实验学习基地。1952—1995年,该校为国家培养本专科毕业生22 614名(其中研究生297名),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6 858名。新疆农业大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意服务于新疆经济建设,开发出一批科研成果和学术著作。自建校以来,完成各级各类研究课题1 300多项,其中省部级以上课题249项。1982—1995年获奖成果108项,其中国家级奖6项,省部级奖60项。获科技发明专利6项。1965年创刊的 《八一农学院学报》(季刊),至1995年底共出版68期。与新疆农学会、新疆农科院联合编辑出版 《新疆农业科学》杂志。1982—1995年,共出版科技著作250部,如 《新疆油菜栽培技术》、《新疆苹果》、《新疆甜瓜西瓜志》、《新疆果树害虫及防治》、《新疆农作物种子学》、《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国森林病虫害》等。
2. 石河子农学院。校址在石河子市。系综合性农业学院。设8个系17个专业,即农学系的农学、植保专业;园林系的果树蔬菜、林学专业;畜牧兽医系的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专业;水利系的农田水利工程、垦区建筑与规划专业;农业机械系的农牧业机械化、农业电气化专业;系统工程系的系统工程专业;食品科学系的农牧产品贮藏加工专业; 农业经济系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另有基础部的英语、俄语专业;社会科学部的公共关系与文秘专业。有7个硕士授予学科。在校学生3 049名,专任教师458名(教授34名、副教授125名、讲师125名、助教95名)。校舍总面积16.44万平方米。建有各类实验室67个。图书馆藏书43. 1万册。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中心实验室设分析检测、电子显微、计算机3个中心,购进一批具有80年代水平的先进设备。还建立了电化教学馆和语言实验室。另有约200公顷土地的实验实习农场1处。1959—1995年,学院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9 068名(其中研究生62名),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2 163名。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建立了19个科研机构,其中植物病理研究室被列为全国开放实验室。1978年以来,共承担研究课题472项,获得成果369项,有241项受到国家部委、自治区和兵团的奖励。1985年以来,先后派出师生4. 12万人到农牧团场开展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
3. 塔里木农垦大学。校址在阿克苏地区阿拉尔。系普通高等农业院校。设5个学系8个专业。即农学系的农学、蚕桑专业;园林系的果树、林学专业;畜牧系的畜牧、兽医专业;水利系的农田水利工程专业;农业工程系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在校学生1 884名,专任教师292名(教授17名、副教授62名、讲师82名,助教107名)。校舍总面积6.23万平方米,建有各类实验室42个。图书馆藏书21万册。另有农业、畜牧、果林6个试验站。1958—1995年,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6 546名,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1 425名。37年来,塔里木农垦大学取得各种科研成果40多项,其中“长绒棉经济性状和遗传育种研究”、“三北羔羊皮研究”、“沙枣木飞虱研究”、“水稻高产研究”、“全国大豆生态试验及生态区域规划研究”等成果,获得自治区和兵团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