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地下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地下水

(二)地下水

降水是浅层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全省多年平均降水入渗补给量为167亿立方米。分布如下:
1.淮河流域。淮北平原地区为74亿立方米,占省境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的83%。地下水埋深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地下水补给模数自界首、亳州至宿县、灵璧、泗县以南地区为20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萧县、濉溪以及宿县东部地区约为25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界首、亳州以北,萧县西北部及砀山一带约为14万~15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淮河以南地区多为山丘岗地,浅层地下水量为15.56亿立方米,占省境淮河流域水量的17%。该区地下水埋藏较深,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模数约为7.4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
2.长江流域。平原圩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13亿立方米,约占省境长江流域地下水总量的19%。地下水补给模数一般在5万~10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为56亿立方米,占省境长江流域地下水量的81%。其地下水埋藏较深,多以河川径流形式排泄,地下水补给模数一般为10万~15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

☚ (一)地表水   (三)水资源总量 ☛

(二)地下水

(二)地下水

浅层地下水是受降雨入渗补给的再生性资源,深层地下水补给区远,层间越流缓慢,一旦过量开采,难以在短时期得到回补,属于非再生性资源。人类需要的地下水资源是指矿化度在5克/升以下的浅层淡水及微咸水。
由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同,浅层地下水的补排方式也各异。伏牛山、大别山广泛分布厚层的花岗岩,登封、平顶山以及长江流域山区等地为砂岩、页岩,均为弱渗区。豫北太行山区、淅川一带、灵宝以南以石灰岩、片麻岩为主,裂隙溶洞发育,为强渗及泉水区。山丘表层土壤分布,淮干、淮南、洪汝河、伊洛河嵩县岩口以下为粘性土,渗透性弱。沙颍河、卫河以西以亚砂土为主,南阳以北以砂砾石、亚粘土为主,渗透性较强。山丘岗台区受降水补给后,由于地形坡度缘故,以侧向排泄为主,以河道基流形式出现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亦以河谷潜流、山前侧渗及泉水出露等形式出现。
黄淮海平原均为泥岩、粘土、砂砾石为主的松散地层,土壤颗粒呈上细下粗或粗细互层的结构型式。南阳盆地则以粘土、亚粘土为主,亚砂土次之。平原区主要以降水补给地下水,其他补给有灌溉补给、山前及河道侧渗补给、水库及闸坝蓄水补给、越流补给等。平原地下水排泄包括潜水蒸发、实际开采、河道排泄等。
根据分区浅层地下水量补排平衡原理进行多年计算,河南省一般山丘岗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模数在5万~10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之间。淮南山丘岗台区、太行山前济源—焦作—辉县市—安阳—线以及嵩箕山前地带岩溶区达10万~15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广大平原浅层地下水资源模数一般在15万~20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黄河两岸为黄泛砂性土壤,降水易于补给,另受黄河侧渗及引黄灌溉补给,地下水资源模数最高,达20万~30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淮干及其支流两岸降水量较大,又为砂性土,地下水资源模数也较高,达20万~25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
全省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08.3亿立方米(淡水97%,微咸水3%),其中黄河流域34.1亿立方米,淮河流域121.5亿立方米,海河流域25.2亿立方米,长江流域27.5亿立方米,浅层地下水资源模数全省为12.3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黄、淮、海、江四流域分别为9.5万、14.1万、16.4万、9.9万立方米/年·平方公里。

☚ (一)地表水   (三)过境水 ☛

(二)地下水

(二)地下水

福建地下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渗储,约占96%;其次是地表水稳定下渗,约占地下水总量的4%。
全省同步期年均补给水量302.7亿立方米,约占河川径流量的25.9%,年补给模数为24.9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其中,福州市补给模数为19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年补给量21.75亿立方米;厦门市年补给模数为15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年补给量2.18亿立方米;漳州年补给模数23.9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年补给量29.87亿立方米;泉州市补给模数23.4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年补给量25.74亿立方米;莆田市年补给模数15.6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年补给量5.89亿立方米;三明市年补给模数29.9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年补给量68.8亿立方米;南平市年补给模数26.5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年补给量69.7亿立方米;龙岩地区年补给模数26.2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年补给量19.90亿立方米;宁德地区年补给模数22.4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年补给量28.87亿立方米。
各地(市)同步期地下水年补给量的变差系数分别为:福州0.2(全省相同),南平0.23,三明0.22,龙岩0.25,宁德0.21,莆田0.27,泉州0.24,漳州、厦门均为0.26。
福建地下水资源总量如扣除地表水重复计算量302.0亿立方米, 仅为0.7亿立方米。地下水分布在福、漳、泉和莆田4个地(市)平原地区,其中福州为0.19亿立方米,漳州0.23亿立方米,泉州0.12亿立方米, 莆田0.16亿立方米。

☚ (一)地表水   (三)水资源总量 ☛

(二)地下水

(二)地下水

湖南省山区地势陡峻, 切割强烈,有利于地下水排泄, 径流条件良好。广布的丘陵与山问盆地, 汇水面积辽阔, 对地下水补给极为有利。洞庭湖平原地下水埋藏浅, 径流缓慢。湖南省地下水相当丰富, 天然资源每年达457.2亿立方米。
按分区计算结果, 湖南省地下水天然资源为: 按地下径流模数法, 年平均为460.239亿立方米/年,枯季为216.382亿立方米/年; 按降水入渗法, 年平均为487.279亿立方米/年; 按水文分析法, 年平均为498.04亿立方米/年, 枯季为250.25亿立方米/年。岩溶大泉及地下河排泄量为108.59亿立方米/年。
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来源, 地下水又大量补给地表水。降水远远超过地下水流量, 表明地下水天然资源有可靠的保证。地下水占较大比重, 蜕明地下水是地表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表1-3-11):
湖南省地下水资源丰富, 主要分布在湘西北的坨山、桑植、石门及永顺、大庸的北部, 湘中涟源、邵阳、隆回、祁阳及其相邻各县、湘南末阳、桂阳、道县及其相邻县。湖南省内地层发育较齐全, 岩石种类繁多, 地质构造复杂, 形成小同的地下水类型。江河两岸及湖区冲积平原分布的砂卵石层中蕴藏有孔隙水, 水量较为丰富, 水位埋藏浅, 一般0~5米。丘陵山地分布的砂岩、页岩、花岗岩、硅质岩、板岩等蕴藏有裂隙水, 大多水量微弱, 埋深一般为0~20米,石灰岩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溶洞水, 多为泉流或暗河形式出露。岩溶水是农田利用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出露面积不足全省1/3的碳酸盐岩地下水, 其蕴藏量占地下水总量的57.8%,但受岩性成分、构造、地貌的影响, 岩溶裂隙发育不一, 富水程度各地不等,水位埋深悬殊, 一般0~50米, 分水岭地段可超过100米。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尤其是潜水) 的主要补给来源, 并使其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表 1-3-11 湖南省降水、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关系表

流域分区面积
(平方
公里)
降 水地 表 水地 下 水平均地下
径流模数
(升/秒·
平方公里)
区号名称降水量
(毫米)
年降水
总 量
(亿立
方米)
年径流量
(亿立
方米)
占降水
比值 (%)
年径流量
(亿立
方米)
占地表水
比值 (%)
占降水
比值 (%)
1
2
3
4
5
6
7
8
湘江
湘江
资水
沅水
澧水
洞庭湖
流出
流入
45 172
40 211
26 738
51 066
15 805
15 060
6 992
11 091
1 496.5
1 367.8
1 462.3
1 456.9
1 425.3
1 235.1
1 444.5
1 379.5
676.0
550.0
391.0
744.0
221.0
186.0
101.0
153.0
370.0
298.0
219.9
386.0
130.0
73.1
57.5
79.0
54.73
54.18
56.24
51.88
58.82
39.30
56.93
51.63
112.413
67.069
60.002
107.032
49.730
33.259
16.509
14.225
30.38
22.51
27.29
27.73
38.25
45.56
28.71
18.01
16.63
12.19
15.35
14.39
22.51
17.88
16.35
9.30
7.891
5.289
7.116
6.646
10.171
7.003
7.487
4.067
全 省211 8351 426.63 0221 613.553.39460.23928.5215.236.889
☚ (一)地表水   二、水质 ☛

(二)地下水

(二)地下水

地下水资源,受纬向和新华夏系巨型构造体系的控制,呈现出南北各异,东西有别的分布格局。大体上以四平—桦甸—安图一线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南部区有价值的基岩地下水以岩溶水为主,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有局部分布;北部区基岩地下水中,岩溶水不发育且分散,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则分布广泛,平原区发育多层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东西有别,辉发河、牡丹江以东为长白山中山低山区,以玄武岩孔洞水为主;中部伊舒地堑两侧,吉林哈达岭、大黑山低山丘陵区,为大面积基岩裂隙水,岩溶水分布零星;向西由山地过渡到松辽平原区,地下水由补给充沛交替积极的基岩地下水为主,逐渐过渡到补给较充沛交替较积极的淡矿化的基岩地下水,至平原则为补给不充沛半干旱孔隙水为主的微咸水、半咸水。呈现比较明显的水动力及水化学分布特征。西部山地为大兴安岭基岩裂隙水区。全省大体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岩类岩溶水、玄武岩类裂隙孔洞水、一般基岩裂隙水等5大类型。根据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类型及岩层富水性,将全省划分为3个水文地质区:长白山地水文地质区、松辽平原水文地质区、大兴安岭山地水文地质区。在一级区中又划分为6个水文地质亚区和33个计算小区。

☚ 3.时间分布   1.长白山地水文地质区 ☛
0001582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2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