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挥了公路网的整体牵动功能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沿线各级政府迅速调整发展思路,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取得显著的效益,“公路通、百业兴”已经成为现实。
❶形成了沿高速公路的产业带,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1991年,省委、省政府为发挥高速公路对沿线经济的推动和辐射作用,决定建设沿沈大、沈本、沈抚、沈铁和沈阳过境绕城高速公路,覆盖9个市、31个县区的产业带,逐步建成外向经济先行、商品多元流通、乡镇企业崛起、农业综合开发的示范区域,带动全省振兴。经过5年的建设,这条经济带已经形成,对交通基础条件依赖性强、要求高的产业迅猛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❷推动了新型农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集贸市场建设,加速了城乡物资交流。通过公路建设,农村集贸市场逐步发育起来,使集贸市场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一大批新兴的农副产品市场在公路沿线拔地而起。以朝阳市为例,该市以101国道拓宽改造为契机,沿线先后建设成蔬菜批发市场、钢材市场、烟花爆竹市场、农贸市场等20多个各具特色的专业市场,进一步活跃了城乡经济。锦州北宁市境内的中盘线(中安至盘山)全长33公里,1991年由乡级提为县级,并铺设了黑色路面,达到晴雨通车水平,给沿线窟窿台乡发展蔬菜生产创造了条件。全乡15个村家家户户都种植大棚蔬菜,种植面积由1990年的333.3公顷发展到目前的0.2万多公顷,年人均收入达2 500元。该乡还利用交通便利条件,于1992年建立了占地10公顷、11万平方米的蔬菜批发市场,蔬菜远销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省区大中城市,日交易量达70万公斤,日成交额300万元,成为东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以路为轴,山水林田综合治理,区域经济因路而生,村镇改造伴路而兴,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阜新市彰武县的公路建设,同山水林田的建设结合起来,都收到效益。五丰镇段的朱彰公路拓宽改造后,修了大排水干渠。1991年遭受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雨袭击,由于在公路拓宽时修建了排水干渠,不但低洼涝田获得丰收,公路也完好无损。
❸打破封闭阻隔状态,优化了对外开放环境,引进利用外资能力大幅度提高,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壮大。朝鲜族聚居的抚顺县大南乡,过去因道路不好,吸引外资的打算多次落空,新建8公里油路后,韩商纷至沓来,目前已新建乡镇企业150多家,开办外资企业70多家,成为抚顺韩商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