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包括海淀园区、丰台园区和昌平园区(简称一区三园)。该园区是北京成立的第一个工业(科技)园区,总规划面积为110平方公里。试验区按照邓小平同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积极贯彻依靠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充分利用当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多的优势,力图探索一条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道路。
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显著的特点:一是试验区造就了一批技术先进、产品精良、效益显著、实力雄厚的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四通、联想、北大方正等集团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二是试验区聚集了一支素质高、实力强的专门从事高科技研究与开发的专业技术队伍,锻炼造就了一批富有开拓精神、懂业务、会管理、善经营的科技企业家队伍。在试验区职工队伍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半数以上,博士、硕士和归国留学人员数千人之多。三是试验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及新药、新材料为四大产业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四大产业的总产值已占全市高新产业总产值的95.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5.5%。四是试验区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技术为依托,技工贸一体化,研产销相结合”的产业组织模式,以及不要国家拨款、不要国家编制,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运行机制等等。五是试验区的科技企业已成功地登上了国际市场。四通、联想、北大方正等集团的产品已陆续打进欧美等地区。
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建设与发展,对北京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本世纪末,北京将初步形成包括试验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酒仙桥电子城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形成30个年技工贸总收入超十亿元的大型企业、5个年技工贸收入超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试验区将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76亿元,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出口创汇11亿美元,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民族高科技产业技术进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