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冲积平原土壤
天津市冲积平原广阔,地面平缓,北部与洪积扇相接,东部及东南部与海相沉积物相迭。平原中河流密布,水系纵横,泛滥沉积历史较久,并有古黄河泛滥造成的沉积地带,交接洼地、河间洼地星罗棋布,表现为平原地区土壤的多样性。土壤类型有潮土、沼泽土、水稻土。
1.潮土。分布在宝坻、武清、宁河、静海、东丽、津南、西青、北辰等区县,面积8 368.66平方千米,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70.22%,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土类。潮土是直接发育在河流沉积物上,承受地下水影响,并经耕种熟化而成的一种土壤。潮土中,土体构型复杂,沉积层次明显,质地排列受河流泛滥影响差异很大,因而使得潮土在不同地段呈现不同的土体构型和质地差异。潮土的质地与肥力相关,质地愈粗,养分含量愈低。潮土的pH一般在7.7~8.4,有机质1.04%~2.97%,全氮0.06%~0.15%,全磷0.091%~0.141%,全钾1.85%~2.35%。
潮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受地下水的影响,还可分为褐潮土、普通潮土、脱沼泽潮土、盐化潮土、湿潮土、盐化湿潮土等6个亚类。
2.沼泽土。天津市的沼泽土主要分布在大洼的洼底,如武清县的大黄堡、宁河县七里海等洼淀一带,面积304.9平方千米,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2.56%。洼淀在淹水条件下,进行潜育化过程,形成了沼泽土。此类土壤质地黏重,有机质含量较高。一般pH7.9~8.2,有机质1.31%~1.62%,全氮0.10%~0.13%,全磷0.091% ~0.14%,全钾1.85%~3.11%。沼泽土因河流冲积物的不断覆盖,洼地逐渐抬高,地下水位相对较低,加之兴修水利改善排水条件,降低了地下水位,已使沼泽土产生脱水向潮土过渡。
3.水稻土。水稻土是在水的作用下,水耕熟化发育而成的土壤类型,全市面积仅0.1平方千米。20世纪60年代后期水源发生变化,全市水稻面积减少。因稻田淹水时间较短,种植年限相对较短,加之水旱轮作,因而天津市的水稻土特征并不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