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农药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农药 (二)农药1.推广使用。新中国成立后,安徽化学农药的使用逐步发展,农药品种不断更新。50年代,农药品种少,结构不合理,杀虫剂仅有9个,却占农药用量的97%左右;杀菌剂有5个,占2%。60年代,农药品种发展到28个,其中杀虫剂14个,使用量占95%左右;杀菌剂10个,使用量占3%左右;开始出现少量除草剂品种。70年代,农药品种结构初步得到改善,杀虫剂46个,使用量占93%左右;杀菌剂25个,占5%左右;除草剂20个,占1%。80年代,各地区积极开辟药源,针对病虫草情,筛选出一批高效、安全、经济适用的农药品种,与原有农药品种配套使用,初步形成新的品种结构,约165个。其中杀虫剂72个,使用量占80%左右;杀菌剂41个,占10%左右;除草剂40个,占10%左右。90年代初,农药使用向高效、低毒、低残留方向发展,除使用省内外生产的新农药品种外,大量使用进口农药。据1994年底统计,进口农药中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达72个,使用量约占总用量的24.46%,成为农药品种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2-9-2 化学农药使用情况
3.使用效果。农药的使用主要是为了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复杂,办法很多,克服了单一的农业、化学、生物、物理防治。新中国成立后的45年中,平均每年防治主要作物(以水稻、棉花两大作物为重点,还包括小麦、大豆、茶树及“无公害”蔬菜等)面积3 741.8千公顷,挽回粮食损失111.9万吨,棉花损失2.24万吨,油料损失9 548吨。其中水稻和棉花病虫综合防治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主要病虫危害明显下降。综防区内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虫害基本被控制,一般不超过防治指标;白叶枯病、棉花红铃虫、棉铃虫等明显下降,在综防区未出现大面积流行;纹枯病等与非综防区相比,受害面积和受害程度大为减轻。 (2)农药用量和防治成本下降。经过近年来的考察,综防区每公顷农药费比综防区下降25.1%~41.6%。 (3)农药残留量下降。1988年,在含山、无为、和县、繁昌、广德、舒城等6个县的综防区和非综防区分别取稻谷样品测定农药残留量,结果是综防区稻谷“666”总含量最低为1.4×10-8,最高为1.36×10-8,非综防区最低为3×10-8,最高为3.58×10-8,综防区农药残留量比非综防区明显下降,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4)水稻和棉花产量增高。据典型调查,综防区水稻产量与上年和附近非综防区比都有明显增高。舒城县开展综防的千人桥区,1988年,早稻平均公顷产6 127.5千克,比全县早稻平均公顷产增收712.5千克,比附近的南港区增收465千克;双季晚稻平均公顷产4 575千克,比全省双季晚稻平均公顷产增收555千克,比南港区增收675千克。全省综防区平均每公顷皮棉比非综防区增高21.18%。 (5)农民收益增加。综防区由于防治成本下降,水稻产量提高,农民比以往投资减少,收入增多,实际收益增加。根据典型调查,1987年,全省水稻综防区纯经济效益平均每公顷172.8元,皮棉平均每公顷301.65元。 (6)天敌数量增多。繁昌县铁塔综防区,1990—1994年天敌数量分别比非综防区增加7.6%、8.3%、8.1%和9.0%。安庆地区综防示范区天敌种群数量比一般防治区高33.54%,平均每公顷多111 000头。 ☚ (一)化肥 (三)农用塑料薄膜 ☛ (二)农药 (二)农药吉林省50年代开始推广使用农药,主要品种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灭鼠剂等五种。 ☚ 3.数量激增,品种结构趋于优化,科学施肥水平不断提高阶段 1.杀虫剂 ☛ (二)农药 (二)农药农药是贮存备用的救灾物资,农药的使用水平受病、虫、草害发生的轻重程度所制约。从5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农药以来,农药合成、加工工业不断发展,加快了新品种农药的更新换代,有利地推动了应用农药防治农田病、虫、草害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有虫、有病、有草危害,无药防治,靠天吃饭的局面。在深入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指导下,对常发性病虫害,地下害虫、粘虫、蚜虫、玉米螟虫、水稻稻瘟病、玉米黑穗病、谷子白发病、蔬菜霜霉病等,除暴发性病虫害外,坚持常规用药。所以防治面积不断扩大,农药的使用水平逐年提高。1952年为7个品种,使用量22吨。1959年为20余个品种,使用量2 950吨。60年代农药品种达40多个,使用量达6 385吨。70年代以后,农药品种达上百种,使用量反而减少,主要是由于高含量高效农药品种增加所致。据1984年调查结果,各种病虫害发生面积为4884.5万亩,供应农药量为9 210吨,防治面积为4648. 9万亩,占发生面积的92%,挽回粮食损失5亿多公斤。1984年全省水稻面积为416万亩,供应除草剂1200吨,除草面积385. 8万亩,占水田面积92.7%,比人工除草可增产粮食1—1. 5亿公斤(表2-3-3)。 表2-3-3 历年农药使用情况 单位: 吨
☚ (一)化肥 (三)农膜 ☛ (二)农药 (二)农药50年代初由供销社代售。1958年,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和全国供销总社《关于农药、药械改由供销社自营的报告》。从这一年起,全省各级供销社经营农药实行自负盈亏。1958年国务院批转商业部等六个部《关于商品分级管理办法的报告》,决定将六六六、滴滴涕原粉、敌百虫、赛力散、硫酸铜等8种农药列为二类商品,由国务院确定商品政策,统一平衡安排。吉林省需要的上述8种农药,每年由供销社和农业厅共同提出计划,经省计委核定后,由省计委和供销社分别上报国家计委、全国供销总社。全国供销总社按国务院批准的分配计划供应和调拨。1965年,全国供销总社决定将农药全部委托省、市、区经营。1970年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关于改革化肥、农药分配体制问题的报告》,决定对农药实行“统一计划,差额调拨,超产留用,一年一定”的办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对农药供应方式和品种进行调整,农药供应对生产队、专业户、承包农户一视同仁同等对待,放开供应,自由选择。1982年,农业部、化工部和商业部等6个部颁发了“农药登记规定”和“农药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生产农药必须经农业部批准登记,对未经登记的农药不购进、不供应。加强了对农药质量监督工作,防止假冒伪劣农药进入流通领域,造成危害。1983年初,为了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民健康,国务院决定从4月1日起,停止有机氯高残留农药六六六、滴滴涕的生产和使用,相应增加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的供应。1989年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农药供应实行由供销社独家经营的体制。 ☚ (一)化肥 (三)农膜 ☛ (二)农药 (二)农药农药是保护作物顺利度过生长发育阶段,不受病、虫、草危害,获得丰产丰收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药的推广应用,对保证本省粮食稳产高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农药品种繁多,应用范围广,使用技术要求严格,并且有毒性,一旦使用不当,就会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环境,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坚持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结合,加强了植保队伍建设,培训农民技术员,基本做到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 (一)化肥 (三)农膜 ☛ (二)农药 (二)农药陕西农药工业生产始于1966年,当年生产农药0.16万吨, 农药生产年际间波动较大,年生产量最大的是1980年, 农药产量达0.81万吨,生产量最少的是1988年,仅生产农药54吨。1966—1980年为农药生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 陕西农药生产从无到有, 生产量波动增长, 首先生产六六六原药, 后陆续增加生产品种, 如敌百虫、敌敌畏、马拉硫磷、甲基托布津等。到1980年, 全省已有8个农药生产企业, 原药产量为0.81万吨。1981—1985年为农药生产下降阶段。由于农药生产缺乏相应的扶持措施, 部分企业亏损、关闭, 同时农药新品种开发缓慢, 部分老品种因在农产品中残毒含量较高而被淘汰。因此, 到1985年农药生产厂家只剩2家, 生产农药仅72吨。1986—1997年农药生产进入恢复发展阶段。农药生产经过低潮阶段之后, 一批小型农药厂开始投产并研制开发了十几个新品种, 原药产量在波动中有所回升。到1997年, 省内有农药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达到35家, 先后研制开发了燕麦枯、粉锈宁、天幼脲、代森锰锌、缩节胺、久效磷等农药新品种,原药产量恢复到1 558吨, 比1985年增长了22.5倍。 ☚ (一)化肥 (三)农业机械 ☛ (二)农药 (二)农药1968年,宁夏筹建农药厂,1970年投产,只生产燕麦灵一个品种,主要用于防治小麦中的野燕麦。1971—1977年,年生产燕麦灵11—30吨。1978—1979年,生产燕麦灵、二四酊脂、杀虫霜3个品种共171吨,但因杀虫、除草效力不高,销售不畅,于1980年被迫停产,改为宁夏化工试验厂。 ☚ (一)化肥 (三)柴油 ☛ (二)农药 (二)农药1949年以前,宁夏仅使用过少量农药。新中国成立初期,全自治区有耕地74万多公顷,每年发生病、虫、草害约46.7万公顷,损失粮食10%左右,农药成为保证农业丰收的重要物资之一。 ☚ (一)化肥 (三)农用柴油 ☛ (二)农药 (二)农药1941年,民国宁夏省政府曾提供碳酸铜及部分拌种器,防治小麦黑穗病,仅有贺兰、永宁、平罗3县防治小麦333公顷。 ☚ (一)化肥 (三)柴油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