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十二因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十二因缘

佛教三世轮回最基本的理论,亦称“十二缘起”、“十二支”。即:(1)“无明”,为无知无觉的未生阶段;(2)“行”,为由无明而产生的善不善等行为,使之向与其行为相应的处所投生;(3)“识”,指托胎成形,具有心识;(4)“名色”,为胎中的精神和物质状态,相当于胎儿之将生阶段;(5)“六处”亦作“六入”,指眼、耳、鼻、舌、身、意,已生长完备,相当于婴幼儿阶段;(6)“触”,指开始接触事物,相当于童年阶段;(7)“受”,指感受苦乐等,相当于青年阶段;(8)“爱”,指贪等欲望,相当于成年阶段;(9)“取”,指追求执取等思想。(10)“有”,指由贪爱求取等思想引起的善不善等行为;(11)“生”,指来世之再生;(12)“老死”,以生为缘,便有老死。上述“十二支”(十二个阶段)构成总的因果循环链条,每支之间顺序成为一对因果关系。这些因果关系,配合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又可概括为两重因果(两个因果过程),即“由无明、行二支构成“过去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便是“现在果”;由爱、取、有三支构成“现在因”,生、老死二支便是“未来果”,总称为“三世两重因果”。佛教据此构成三世轮回的基本理论,认为任何有生命的个体,在未获“解脱”前,均依此规律在“三世”、“六道”中生死流转,永无终期;世人贫富贵贱寿夭之差别,及社会中诸多不平等现象,皆源于此。佛教僧众修习之最终目标,便在于摆脱此十二因缘束缚,解脱三世轮回苦难,进而达到“涅槃”最高境界。参见“缘起”与“轮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