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农村产业结构
1997年底,全市农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格) 35 110.3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1 958.85万元,占总产值的62.5%,林业产值908.47万元,占总产值的2.6%,牧业产值151.56万元,占总产值的34.6%,渔业产值88.44万元,占总产值的0.3%。较1995年农业产值降低0.4个百分点,林、牧、渔业产值分别提高0.28、0.10和0.08个百分点。
在种植业内部结构中,由以麦类作物种植为主逐渐向以蔬菜、油菜等经济作物种植方向转变。1997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038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7 206公顷,占78.1%;在粮食作物中,小麦28072公顷,青稞5338公顷,豌豆1 172公顷,蚕豆8 105公顷,其他杂粮437公顷,马铃薯4 082公顷。油料作物播种面积9 345公顷,占15.5%;蔬菜播种面积3 012公顷,占5%;其他作物播种825公顷。随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经济效益也显著增加。
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推动了西宁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997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12.64亿元,是农业总产值的3.6倍。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批农村劳动力加入到乡镇企业的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队伍。1997年,从事乡镇企业的劳动力占全市乡村实有劳动力的20.7%,占剩余劳动力的70%左右。同时,乡镇企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1997年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的24.4%来自于乡镇企业的纯工资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中,乡镇企业纯工资收入占45.8%。乡镇企业的工资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改善和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