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作物生理研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作物生理研究

(二) 作物生理研究

1. 高产生理。50年代,浙江农学院研究表明,结球白菜叶球形成与花芽分化无一定顺序关系,同时探明了叶球形成过程中生化变化的规律。1980—1985年省农科院研究明确杂交稻生育前期的物质生产优势,生育后期的物质运转优势和根系活力优势是高产的生理基础,并提出杂种优势早期诊断指标,杂交稻衰老指标及大田产量预测指标,首次发现干种子胚乳中预存有a-淀粉酶,还在伤流液中分离到31种游离氨基酸。
2. 营养生理。1954年,浙江农学院研究发现氮肥不仅促进大麻生产,还能调节性别。1964—1965年浙农大试验证明在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基础上,加倍使用磷肥可增强油菜的抗寒性。1980—1988年他们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钾对作物的营养作用机理与缺钾诊断,为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1979—1986年浙农大用14C标记的葡萄糖、尿嘧啶、15种氨基酸、核糖核酸等分别进行溶液培养试验,证明氨基酸、核酸及糖分等皆可被水稻利用,并促进其代谢过程,为评价有机营养的优越性提供依据。1986—1990年他们与江苏、上海、沈阳、西南农大协作完成有机肥改土作用、供肥机制和提高作物产量施肥技术研究。
1981年浙农大研究了水稻氮营养诊断指标。1987年研究表明棉花供磷充足,使根系代谢旺盛,ATP含量、核酸总量和伤流量均增加,白根增多,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增加,地上部干重随之增高。
此外,浙农大还研究了微量元素钙、硼、锰、硅对有关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形成的生理。
3. 种子生理。1979—1982年浙农大研究明确水稻种子休眠是由于稻壳及种皮阻碍所致,用双氧水处理可改善稻、麦颖壳及种皮的透气性,打破休眠。1988年省林科所研究发现杉木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与田间幼苗重的乘积) 和幼苗重量可分别预测种子播种品质和杉木早期生长优势。1989—1990年浙农大研究发现黄瓜种子吸胀萌发初期,高活力种子的精胺和亚精胺含量高于低活力种子,而腐胺含量则反之。
4.光能利用。1980—1986年浙农大研究发现硅能提高水稻叶片净光合率,增加叶及根中ATP含量,促进光合产物运输。1986—1990年他们研究证明适量施钾可以改善水稻叶片及叶绿体超微结构,提高光合器活性。1988年省农科院与浙农大协作研究表明,水稻威优35和广陆矮4号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可溶性蛋白、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含量及活性等皆趋下降,而加氧酶的降解是叶片衰老的主要原因。
1984年,沈允钢与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发现,毛竹在夏季的光合最适温度为28—30℃,而富阳县(该所所址)夏季中午气温常接近40℃,光合机构易遭破坏。秋季竹子光合最适温度为24℃,与富阳气温接近,是毛竹光合作用的最佳季节。
1988年浙农大研究发现温州蜜柑椪柑树体内PAR充足部位的叶片较直立,光合能力较强,果实着色较艳,品质较优。他们用示踪技术还发现温州蜜柑宫川叶片生长到最大叶面积10%左右时,有光合产物输入,到30%时输入率达高峰,45%时输入率为0。

☚ (一) 农史研究   (三) 作物遗传研究 ☛
000226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4: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