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二) 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1959年3月后,农村人民公社均实行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分配制度,将原来由2 357个高级社合并建成的73个人民公社确定为2 275个基本核算单位,基本上以原高级社为基本核算单位。取消了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恢复了高级社的“三包一奖”和劳动定额管理、评工记分、按工分分配制度。各地重新分配给社员一定数量的自留地、饲料地。有的地方还分配给社员少量开荒地、菜地,山区分给社员少量自留山。大队对生产队实行“四固定”(即土地、劳力、牲畜、农具固定),和“三包一奖” (包产、包工、包支出、超产奖励)制度,生产队内恢复定额管理,评工记分。实行基本口粮和劳动粮相结合的粮食分配办法。这样的调整虽对调动社员积极性起一定作用,但由于“共产风”和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1960年,粮食产量比1957年减少29.6%,农民人均分配由1957年的82元减少到1961年的65元,下降了17元,平均每年下降5.6%(见表9-1-3)。

☚ (一) 以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三) 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

(二) 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二) 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1959年,郊区部分农村人民公社年终收益分配, 由原公社统一分配改为以生产队为基本劳动组织, 以生产大队为核算单位, 到1961年, 大多数公社实行由生产大队统一收益分配的制度。
生产大队核算的年终收益分配工作基本做到:
❶贯彻执行 “分级管理、分级核算、按劳分配, 等价交换”的原则, 统筹兼顾, 合理安排, 既要保证不断增长公共积累, 又要保证90%以上的社员收入比上年有所增长。生产队分配给社员的消费部分, 在粮棉地区一般占总收入的50%以上,蔬菜地区一般占总收入的45%左右。
❷生产队的公积金,一般占总收入的8%~18%,也有个别生产队的公积金低于8%。公益金一般占总收入的3%,少数收入水平低的生产队占2%。生产队的公积金上缴公社(包括生产大队)的比例,收入高的上缴70%;一般的上缴50%~60%;收入低的上缴40%。公益金一般以60%~70%留给生产队支配,30%~40%上缴给公社、大队。
❸分配给社员的工资部分,一律分给现金,并一次发放,基本上没有“缓发金”。
❹1961年夏收预分后,从7月份开始取消供给制,停办公共食堂,只对“五保户”实行生活供给,对困难户实行生活补助。
1959年的农村年终收益分配工作的特点:
❶在农业增收的同时,保证了90%以上的社员收入有显著增加。
❷应当分给社员的部分基本都发了现金。银行储蓄和医药费、学生学费等,生产队不再代扣,全部发到社员手中,由社员自己储存和交纳。1959年农村年终收益分配共发放现金5 910万元,在分配以后仅半个多月时间,农村社员储蓄存款就达1 861万元,占分配时发放现金的31.5%。
❸在分配中,既保证了社员的收入增长,又保证了集体福利的增长。生产队公益金一般提留3%,少数收入水平低的生产队也提留2%。在公社、大队的大集体经济单位中,抽出纯收入的10%~20%,作为公共福利基金,举办集体福利事业。1960、1961两年的分配情况大体如此。见表9-1-2。

表9-1-2 农村人民公社生产大队核算分配(1959—1961年)

单位: 万元、 元
年 份总收入净收入净收入分配净收入分配比重社员分配水平
国家税金集体积累社员分配国家税金集体积累社员分配人 均劳 均
1959
1960
1961
54 549
55 236
55 560
37 045
35 521
37 288
5 669
5 633
4 496
5 566
2 863
4 187
25 810
27 025
28 605
15.3
15.9
12.1
15.0
8.1
11.2
69.7
76.0
76.7
95
102
101
195
217
204

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在收益分配中暴露出一些问题:
❶有些生产大队在分配中存在“平调”现象,有的不管生产队之间生产水平的差别,片面强调生产队之间收入水平“平衡”“靠拢”。用多留公共积累的办法,压低生产水平高的生产队的收入水平,形成变相的“平调”。
❷有的生产大队在分配时没有落实“三包一奖”政策,强调客观原因不予兑现。
❸有的生产大队上调属于生产小队所有的十边地产品收入,列入生产大队统一分配。在处理时,不根据各小队收入的差别,规定一个平均数分给各生产小队。
❹财务管理混乱,农具、物资、粮食保管不当,粮食账目不健全,小队里没有账。由于物资浪费多,使用不当,管理不善,造成成本高,畜牧业的成本支出更高,一般要占总收入80%、90%,有的生产队亏本。
❺干部铺张浪费多吃多占较多,少数干部有贪污挪用的情况。
☚ (一) 以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

(二) 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二) 以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1959年春,全省贯彻郑州会议精神,明确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为“三级所有,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取消了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解散了公共食堂,恢复了高级社时期实行的定额管理、评工记分,实行死分死记,死分活评或定额计件等多种按劳动工分分配的办法,恢复了社员家庭副业,社员重新分得了自留地。大队对生产队实行劳力、土地、耕牛和农具“四固定”和包产、包工、包成本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责任制。生产队依据“三包一奖”合同,可以算出“一年早知道”作为发动社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和调动其生产积极性的依据。
三包结算方法是:生产队全年收入统一报给大队,由大队组织清仓核实,调整承包内容,进行清算。超产、减产粮食和产值分别计算,粮食超产增加社员口粮分配,产值超产增加社员现金分配,减产减收则相反。“三包一奖”在执行的3年中,由于连续遭灾,加上浮夸风造成的指标过高,脱离实际,承包手续又繁杂粗糙,因此结算难度很大。1959年初包,多数大队不能履行合同。1960、1961年两年遭受特大自然灾害,三包结算也多次糊涂帐糊涂结。生产大队的口粮分配实行基本口粮和劳动粮相结合的粮食分配办法。基本口粮实行 “以人定等,按等定量”。劳动力口粮分配实行三种方法:满勤满粮;基本口粮与工分口粮相结合;口粮全部按劳动工分。到1962年,社员分配水平人均仅39元,比上年减少10. 5元,甚至低于1957年的水平,口粮水平比1957年减少了24公斤。

☚ (一) 以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三) 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收益分配 ☛
000304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