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财务管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财务管理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财务管理在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的体制下,生产大队、生产队作为独立的核算单位,分别设会计、出纳,单独建账,独立核算。由于集体经营业务较多,财务管理工作非常繁重。该时期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干部不劳动,多吃多占现象相当普遍; 账目非常混乱,漏洞百出; 入库多,记账少,出库无数; 物资保管无人负责,丢失损坏严重; 贪污、铺张浪费惊人。针对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先后多次组织清理农村财务,但都是前清后乱,边清边乱,收效不大。此时期的最后一次全省范围的清财工作是从1980年开始,至1984年结束。为搞好这次清财,省委农工部印发省农业局《关于清理农村人民公社三级固定资产的意见的通知》,1981年1月在总结望都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召开了全省整顿财务管理现场会。通过清财,共清理出大队、生产队固定资产总值61亿元,未入账的固定资产8.2亿元,丢失损坏的资产总值2.8亿元; 查出贪污盗窃的6 944人,挪用公款的54000人。在清理的基础上,健全了固定资产账和实物登记簿,有80%的队规定了严格领用手续,建立了购置、保管、使用、奖罚责任制。 ☚ (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的农村财务管理 (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农村财务管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