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产业特点
1995年,种植业产值20.0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 51%;林业产值0.3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96%;牧业产值15.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9.25%; 渔业产值3.6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9.28%。与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加6.7倍,林业产值增加3.2倍,牧业产值增加16.3倍,渔业产值增加60倍。多种经营比重由1990年的48.5%上升到 1995年的64%,农业商品产值率由 1990年的54.6%提高到1995年的62. 2%。农业生产由以种植业为主向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由单纯的农业生产向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方向转变;种植业由以粮食作物为主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并重格局的方向转变。通过积极建立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机制,提高了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农村产业结构更趋合理。1995年,“龙”型工程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利润超4亿元,创汇2.3亿美元,消化农副产品42万吨,带动30万农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1995年,全市有40%的粮田、50%的村实行多层次、多形式的规模经营。
全市农村第二产业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增强。1995年,全市乡镇工业完成产值367.87亿元,实现销售产值333.55亿元,分别比1994年增长38.61%和39. 18%,产值销售率达到90. 82%; 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72.2%,比1994年提高3.8个百分点。全市乡镇工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❶规模经济突出,骨干作用明显。1995年,全市工业产值3亿元以上的乡镇63个,5亿元以上的乡镇29个,10亿元以上的乡镇5个。组建市以上乡镇企业集团60个,其中省以上30多个,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5个。6家乡镇企业获中国最大经营规模、最高利税总额乡镇企业称号;
❷一批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点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有8个乡镇企业产品被评为1994年度江苏省乡镇企业名牌产品;
❸一批利用当地资源发展起来的产业迅速延伸发展,配套成龙。龙山鳗业联合公司集贸工农于一体,已发展为产加销 一条龙的跨地区、外向型、综合型的乡镇企业,1995年,拥有有形资产12. 5亿元,无形资产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2.46亿元,净利润1. 79亿元,创汇1. 5亿美元,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屈一指;
❹外贸经济扩大,开放度进一步提高。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工业外贸出口交货额实现82.2亿元,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由1994年的22. 23%上升到37.86%,产值比1994年增长54. 92%,比1990年增长16倍。出口创汇企业增多,产品质量档次提高。1995年,全市有“三资”企业659家,比1990年增加642家; 总投资13.36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6.5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6亿美元,比1990年增加20.6倍。在“三资”企业中,有出口创汇企业550家,自营出口额18 604万美元,比1994年增长了5.5倍。
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1995年,全市大办第三产业,新建和扩建了各类大型专业市场和商品批发市场。丹阳的眼镜市场和界牌灯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陵口华东皮鞋市场、新桥汽配城相继建成开业。界牌华东灯具城升级为省级市场后,年成交额突破10亿元。1995年,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5.01亿元,资金、劳务、技术、房地产等要素市场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