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野生饲草
黑龙江省天然草场上, 牧草种类繁多, 其中产量多质量好的优良牧草有羊草、小叶樟和五花草类, 构成草原的主体。
1.羊草 (碱草)。《黑龙江外纪》卷八记载, “齐齐哈尔羊草畅茂, 马食辄肥, 远行者微加粮豆, 余不用, 故养马最易。”《黑龙江通志采辑资料》记述“安达荒郊产有羊草, 羊草取喂马、牛、羊”, “羊草色碧而质肥, 其功用为牧畜养料, 大宗天然生产物, 每届清明而生, 至大暑刈获”。1983—1985年草场资源调查, 全省草场植被型中以羊草为优势种, 面积达125万公顷。是松嫩草场的主体植被型。羊草根系发达,即无性繁殖, 又有性繁殖, 以无性繁殖为主, 耐寒、耐旱、耐盐碱、耐瘠薄、抗践踏, 生长势与再生力强。干草营养丰富、干物质中, 含粗蛋白质5.72%~5.91%, 粗脂肪 2.15% ~ 3.97%, 无氮浸出物41.04%~50.14%, 粗纤维27.14%~38.03%, 粗灰分4.96%~6.61%, 磷0.08%~0.14%, 钙0.31%~0.91%。调制干草后, 具有芳香味, 为各类草食家畜所喜食, 又便于贮存和运输, 除省内自用外, 还远销外地和出口。
2.小叶樟。是禾本科草中生根茎型牧草。《黑龙江省通志采辑资料》记述“章草, 高三尽许, 初生时茁茁纯洁, 及稍长亭亭一色, 实有萧萧有膏田麦浪之概, 为牧畜之要品, 亦云茂且盛。” 1983—1985年草原资源调查, 全省以小叶樟为优势种面积224.4万公顷, 是三江草场的主体植被型。小叶樟根茎发达, 生命力旺盛, 返青早, 生长快, 割草后再生力强, 抽穗前草质柔软, 可两次割草, 是牛、马、羊的良好越冬饲草。
3.五花草类。分布在黑龙江省东部、北部的山区和半山区的山谷和丘陵地带。“五花草”包括野古草、五脉山黧豆、广布野豌豆、山野豌豆、细叶地榆、蓬子菜、黄花菜、黄金菊等草, 在开花时期五颜六色, 故称“五花草”。草质优良, 适口性好, 可供放牧和调制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