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青铜峡科技兴农试点市
1990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将青铜峡市定为全区科技兴农试点市。市委、市政府本着“以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基础;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为中心;以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为目的,积极探索科技兴农发展路子”的试点要求,主要抓了5项工作:
(1)强化科技意识,加强对科技兴农的领导。他们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全市人民的科技意识。制定了《科技兴农实施方案》、《开展乡镇科技达标活动的意见》、《科技兴农政策规定》等10个政策性文件。市上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9个乡镇都配了科技副乡(镇)长,96个村建立了科技小组,村村配了一名农民技术员,自上而下形成了科技兴农领导体系。
(2)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进行了4个层次的科技培训工作。
❶普及培训。全市举办农、林、牧、渔各类技术普及培训班2 247期,使农户受训率达90%以上,使5 657名扫科盲对象达到脱盲标准;
❷重点培训。全市组织农口技术骨干对农村干部、专业户、示范户、退伍军人、回乡中学生进行了培训,培训3 500人次,有564人评定了农民技术员职称;
❸系统培训。全市选拔317人到农广校、农函大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成为推广应用新技术的骨干;
❹以市职业中学、农村乡镇中学为阵地,开设农技课程,进行就业前的职业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培养了一批养得起、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业科技人才。全市基本实现了每户培养一个“明白人”(懂主要生产技术)、有一张“明白纸”(《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事历》)。
(3)抓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广了优良品种,使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复盖率达到90%以上;科技兴农方案要求重点示范的10项农业科技成果均已推广;实施各项科技承包,使农、林、牧三业新增产值2 630.5万元,全市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增长的贡献份额达到40%。
(4)增加了农业科技投入,狠抓了农业开发。农行累计投放科技兴农贷款2 500万元,投资2 394万元,开垦荒地5 333.3公顷,改造中低产田6 400公顷,增产粮食300多万公斤。新建经果林933.3公顷,加之老果园年产果品420多万公斤,被国家商业部定为全国10个果品生产产供销一体化基地之一。
(5)建立健全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全市通过科技兴农试点,1993年粮食总产达到18 724万公斤,比试点前的1989年增长7.7%。全县人均产粮1 044公斤,粮食商品率达52%,向国家提供商品粮9 421万公斤,占全自治区的1/6。农业总产值23 458. 6万元,比1989年增长1.5倍。科技兴农试点对青铜峡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很大,对全区科技兴农也起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