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迅速崛起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迅速崛起时期

(三) 迅速崛起时期(1984年以后)

1.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大变化。除原有社队企业外,农民合伙企业、户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在农村蓬勃发展起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同时,农村撤社建乡的工作基本完成,原公社和大队已改为乡镇和村。1984年3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提出将社队企业改为乡镇企业的,明确规定:乡镇企业即社(乡)队(村)举办的企业、部分社队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并指出:目前,乡镇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国营企业的重要补充。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乡镇企业要在发展方向上给以积极引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进行管理,使其健康发展。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了天津市乡镇企业工作会议。认真学习了中央通知精神,传达了全国社队企业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到1990年天津乡镇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加快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确定了“统一思想,依托城市,城乡结合,相互协作,相得益彰,比翼高飞”的发展乡镇企业的指导思想,并在城市工业支持乡镇企业、放宽新办企业审批条件、放开业务经营范围、发展交通运输、资金扶持等方面作出新的规定。为了加强对乡镇企业的领导,会议决定市政府建立乡镇企业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发展乡镇企业的方针政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制定发展规划。在市经委、计委设立乡镇企业处,有关委、办、局可设专职人员,负责乡镇企业工作。市人民公社企业管理局改为天津市乡镇企业管理局,负责对全市乡镇企业的管理。各区县建立乡镇企业经委。这次会议是天津市乡镇企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调动了广大农民兴办乡镇企业的积极性,使乡镇企业在全市范围内出现了蓬勃发展的热潮。
1984年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几个明显特点:
❶出现“五轮驱动”发展乡镇企业的势头。在继续发展乡村集体企业的同时,开始发展工农联办企业、社员联营企业、户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到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8 155家,其中乡村集体企业7 199家,工农联营企业52家,社员联营企业2 183家,户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8 712家。
❷农村第三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农村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已经达19.45万人,占农村总劳力的11.2%。兴办贸易货栈832个,运输联合体2 200个,商业专业户3 200多户,餐馆、旅店、理发店、浴池、缝纫等服务业达20 851个。
❸外向型经济有所发展。乡镇企业中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已有424家,出口产品产值已达3亿元。静海县、东郊区还先后兴办了三家中外合资企业,经营出租汽车业务等。
❹乡村集体企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全市乡村集体企业个数达到7 199个,比上年净增2 388个;从业人员达到54.18万人,增加11.45万人;乡村两级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7亿元,比上年增长26.9%;乡村两级企业实现总收入19.95亿元,比上年增长27.2%。
2.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展。1985—1987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1985年、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下发两个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鼓励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天津市在1985年和1986年召开的天津市农村工作会议上,都把乡镇企业问题作为专题进行研究,并制定了若干具体政策。1985年底,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市乡镇企业指导小组办公室和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合并,一个机构两块牌子。1986年市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使乡镇企业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乡镇企业总产值、总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在30%以上。
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
❶城乡工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向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发展。到1986年底,各种形式的城乡联合企业已有400多个,既有工农联营企业,还有贸农联营、商农联营、科农联营、军地联营等多种形式。
❷乡镇企业改革有了进一步进展。完善了经营承包责任制,推行集体承包,厂长负责制,理顺乡村与企业的关系。
❸乡镇企业开始重视依靠科技进步求发展。1986年10月市政府召开天津市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动员大会,提出了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的任务、目标、政策和措施。乡镇企业开始大规模的人才培训工作,1985、1986年两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 272期,培训7.2万人次。在乡镇企业中开展了质量管理、标准化和产品评优工作,并开始建立乡镇企业产品检测站。
3.城乡结合、整体推动、高速发展阶段。为统一对乡镇企业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
1987年下半年,根据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意见,市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对天津市乡镇企业的发展进行全面调查,并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组织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的负责同志先后考察了西青区、武清县的乡镇企业。10月20日至11月7日,市委、市政府组织了由市委研究室、市农委、市乡镇企业管理局等12个部门参加的乡镇企业考察团,赴上海、江苏、浙江学习考察发展乡镇企业的经验和作法,通过调研和学习外地经验,对乡镇企业发展的认识初步得到了统一。1988年1月15~1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北辰区召开了乡镇企业工作会议,提出了 “城乡结合发展乡镇企业,整体推动振兴天津经济” 的指导方针和“城郊型、外向型” 的发展方向,要求切实把乡镇企业发展摆到振兴天津经济的战略地位。这次会议是天津乡镇企业发展中的一次历史性转折。2月9日,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下发了 《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意见》,同时市人民政府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若干政策的规定》。这两个文件充分肯定了乡镇企业在天津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方针和发展方向,制定了30项扶持政策,使天津乡镇企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90年1月,市政府召开乡镇企业技术进步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乡镇企业在新形势下技术进步的基本方针、目标和主要任务。同年8月,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乡镇企业工作会议,指出乡镇企业在全市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工业体系中的重要方面,为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保持全市工业适度增长,稳定全市大局做出了突出贡献。截止到1990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有48 324个,从业人员达到88.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1.95%; 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210.6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4%; 乡村联工业完成工业产值173.3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07%; 乡镇企业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已有1 091家,出口产品产值已有32.76亿元;乡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已达50.29亿元。“七五”期间,乡镇企业总产值和出口产值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34.62%和45.3%。在乡镇企业中,乡村两级企业共有11 522家,职工74.15万人,完成产值181.3亿元,分别占乡镇企业总数的23.84%、83.6%和86.1%。农民联户和农村个体企业共有36 802个,职工14.57万人,完成产值29. 31亿元,分别占乡镇企业总数的76.16%、16.4%和13.9%。乡镇企业按行业划分: 工业企业28 168个,职工总数77.85万人,工业总产值199.9亿元; 交通运输业6 881个,职工总数2.04万人,实现产值2.98亿元; 建筑业1 037家,职工总数4.93万人,实现产值4.75亿元; 商业、饮食服务业共有企业12 097家,职工3.52万人,实现产值2.43亿元。乡镇企业中还发展仓储企业50家,职工2 373人,年产值3 103万元。
乡镇企业重视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开展了企业升级和争创名牌产品活动,使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已有津南区通风除尘设备厂等8家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73家企业晋升为市级先进企业。全市已有593种产品获得优质产品称号,天津市双街钢管总厂生产的“天双”牌热镀锌钢管被评为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
4. “八五” 期间的快速发展。1991年7月22~24日,中共天津市委、市人民政府召开了乡镇企业工作会议,总结了“七五”期间乡镇企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验,明确提出了 “八五”期间乡镇企业的主要奋斗目标和基本思路,以及促进发展的主要措施。同年11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转了市农委、市乡镇企业局、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关于“八五”期间进一步发展我市乡镇企业的意见》,确定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进一步发展更广泛的城乡经济联合,大力推进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发展,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大规模开展技术改造,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强化企业管理和经营销售工作,深化改革,发挥乡镇企业机制灵活的优势,并要切实加强对乡镇企业的领导。
1993年11月29~30日,中共天津市委、市政府召开乡镇企业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天津农村经济的紧迫需要,是促进天津整个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乡镇企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高效益。要开阔大思路,采取大举措,求得大突破,实现大发展,使天津乡镇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得更快更好。1994年2月,市政府批转了市乡镇企业局《关于实施天津市乡镇企业“八五台阶工程” 的意见》,即在“八五”的后两年抓好企业上规模,技术上水平,产品上档次,使乡镇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1994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武清县后蒲棒村。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了村办完全小学后,又视察了村办的宏信地毯厂和村里自己兴建的亚中宾馆,并听取了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后蒲棒村党总支书记张振宏的汇报。江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后蒲棒村党总支带领全村农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勉励他们努力工作,把我们的农村建设的更美好。
1995年天津乡镇企业围绕“发展、改革、提高”的六字方针,紧紧抓住加快乡镇企业发展这个中心,不断深化乡镇企业的改革,推动科技兴企,使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运行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到1995年底,“八五台阶工程”确定的各项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全市乡镇企业个数达到76 064家,职工总数达到104.67万人,实现总产值887.31亿元,完成销售收入836.06亿元,实现增加值165.97亿元,利税总额103.62亿元。全市乡镇企业中股份合作制企业累计达到3 200家,企业股本金总额18亿元,其中吸收企业外资金7亿元。有1 200家企业实行了拍卖、租赁、兼并、先卖后股、抵贷还租、剥离经营等多种改革模式,盘活了存量资产,搞活了部分小微亏企业。有4家企业开展了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乡镇企业科技兴企有了新的进展。全年完成重点技改项目1 269项,投资总额18亿元,新增产值34.7亿元。开发填补天津市空白和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市级重点新产品159种。继续开展了大规模的人才培训工作,有6 914人参加了厂长经理任职资格培训,参加各类岗位培训的人员达到4.6万人次。1.6万人获得各类职称的任职资格,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58人。

☚ (二) 曲折前进时期   二、发展水平 ☛
000108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