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调整阶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调整阶段 (三)调整阶段1963—1965年通过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将基本核算单位下放到生产队,并将自留山、自留地和屋前房后树木划归社员所有,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到较快恢复。到1965年,农业总产值、粮食总产量分别达到31134万元和668975吨,分别比1962年增长20.6%和29.40%,分别高于“一五”末3.95%和5.5%。 ☚ (二)严重挫折阶段 (四)动乱徘徊阶段 ☛ (三)调整阶段 (三)调整阶段1961—1965年在 1961—1965年的国民经济调整中, 湖南恢复了“公养和私养并举, 以私养为主” 的政策, 调动了社员家庭养猪的积极性。1965年出栏肥猪达到828万头, 比1961年增加696万头, 平均每年增加174万头, 递增58%。养猪业出现了第二个高峰期。 ☚ (二)“大跃进” 阶段 (四)“文化大革命”阶段 ☛ (三)调整阶段 (三)调整阶段1958—1965年1958年全省公社化后,林业生产出现了空前的大起大落。在“一年采足种, 二年育足苗,三年栽完树,五年绿化全省,十年木材自给”不切合实际的口号下,各地掀起几万人至几十万人的大兵团作战,1958—1959年两年造林566万亩,但造林成活率很低。同时大搞“一平二调”,把集体山林360多万亩划归国营林场,把群众“四旁”树和自留山滩收归集体,实行林业生产的“一大二公”。大炼钢铁,大办食堂等又砍伐了大量成材树和经济树。紧接着的三年自然灾害,更加重了林业的破坏。1961年全省森林资源清查时,全省林地面积1 110.2万亩,木材总蓄积量191.1万米3,林地覆盖率4.8%,“四旁”树覆盖率0.7%,全省林木总覆盖率5.5%。林地面积虽比1949年增加了1.3倍,但幼林占77.4%,而成材树大量破坏,全省木材总蓄积量仅191万米3。较1949年减少49%。1962年干果总产量仅12 747.5万公斤,略高于1949年产量,仅为1952年恢复时期的51%。使林业生产跌入低谷。 ☚ (二)发展阶段 (四)徘徊阶段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