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经济林
四川经济林木资源丰富,品种多,产量高,质量较好。1978年以来,经济林有较快发展。全省现有经济林面积69.1万公顷,分布很广。
1. 干鲜果主要品种分布。四川干果有板栗、白果、柿子、枣等;水果有柑桔、苹果、梨、柚、桃、李、荔枝、龙眼、葡萄、猕猴桃等。1990年水果产量达127.1万吨。水果名优产品较多,主要品种有:
(1) 龙眼。集中分布在热量条件优越的长江河谷地区,主产地有泸州、合川、江安等,以泸州龙眼最负盛名。
(2) 荔枝。与龙眼林处在同一地段,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长江河谷及川南山地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平坝上。主产区为合江、泸州,以合江荔枝最有名气。
(3)柑橘。四川种植柑橘历史悠久。名优产品产量已达到2.5万吨。甜橙林是典型的亚热带水果,分布在四川盆地海拔600米以下和川西南山地海拔1 500米以下的丘陵及河谷地区,尤以长江沿岸丘陵区最为集中。主产区有江津、重庆、泸州、涪陵、万县、南充、金堂等地,以江津甜橙最为出名。红桔林比甜橙林耐旱、耐寒、耐瘠薄,生态幅度更大,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盆地内部平原、丘陵和盆边低山,以及川西南山地海拔1 700米以下的地方,主产区有合川、江津、壁山、自贡、宜宾、金堂、渠县、万县、云阳、会理等地。
(4)苹果。全省种植面积共有2.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岷江河谷海拔2 500米以下及大渡河河谷海拔2 800米以下地区;其余在川西南海拔2 500米以下的山原地区、盆地内部海拔1 200米以下的丘陵区,以及川西高原的巴塘也有分布。著名产区有茂汶、小金、盐源、越西、冕宁、西昌、射洪、遂宁等地。茂汶、小金的“四川红苹”产量大、品种好;射洪等地的“四川青苹”具有早熟特点。
(5)梨。一般在海拔2 400米以下的地方均有栽培。全省梨林面积达1万公顷,1990年产量10.6万吨。盆地内部气候宜于沙梨系梨林生长,著名的有苍溪雪梨;川西高山峡谷冷凉干燥,宜于白梨系梨林生长,以金川雪梨、汉源雪梨较有名气。
2.木本油料主要品种分布。四川木本油料有油樟、油桐、乌桕、核桃、小桐子、油茶、油橄榄等,主要品种有:
(1)油桐。四川油桐产量约占全国1/3,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之一,在国际上很有名望。油桐林主要分布在盆地内海拔800米以下的丘陵地区,集中于盆地东北部、东南部,素有“桐乡”之称;川西南山地多分布于海拔1 8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全省油桐林面积4.5万公顷,约有3亿株。1990年油桐籽总产量11.64万吨。万县、达县、涪陵、南充4个地区,油桐株数占全省的70%-80%。
(2)油茶。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南部和西部海拔300—800米的丘陵低山,以及川西南海拔2 0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全省共有油茶林面积3.5万公顷。1990年油茶籽产量3 675吨。主产县有秀山、酉阳、武隆、彭水、宜宾、叙永、蒲江、邛崃、云阳、奉节及德昌、会理。
(3)核桃。主要分布于盆地北部、西部边缘山地海拔1 500米以下、川西南山地海拔3 000米以下的地区;此外,在甘孜州东南部与阿坝州东南部海拔2 500米以下,盆地内丘陵低山海拔1 000米以下的地方,也有零星分布。四川省先后建立了平武、城口、南江、广元、盐源、茂汶、通江、万源、北川、青川、江油、汉源、冕宁、会理、南坪、金川等核桃基地县。1990年,全省有核桃林面积1.3万公顷,总产量16 572吨。
(4)乌桕。又称棬子。主要分布于盆地东南至西南一带海拔900米以下的地区;在川西南海拔1 500—1 800米以下的山地,多为粮、棬间作。四川省在彭水、黔江、酉阳、武隆、巫山、荣县、井研、仁寿、屏山、犍为、古蔺、高县、沐川、宜宾、筠连、眉山建立了乌桕基地县。1990年全省乌桕林面积6 400公顷,乌桕籽产量9 914吨。
此外,油橄榄在四川省引种成功,保存油橄榄300万株,分布在盆地丘陵及川南山地。主产区有重庆、自贡、绵阳、遂宁、南充、涪陵、万县、达县、凉山等地。油橄榄林面积居全国第一位,产果量已达到1万多公斤。
3.木本工业原料林产品主要品种分布。四川以工业原料林为主体的经济林产品,主要品种有松香、松节油、紫胶、烤胶、五倍子、生漆、白蜡、棕片等。
(1)松香。全省松树资源较丰富,为发展松香、松节油生产创造了条件。全省现有松树蓄积量1亿多立方米,其中云南松6 524.3万立方米、马尾松3 528万立方米、华山松354.5万立方米,蓄积量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2位。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和攀枝花市的木里、德昌、西昌、盐边、米易等地。由于技术落后,松香产量长期在3 000—4 000吨之间徘徊。1990年全省松香产量为3 804吨。
(2)烤胶。过去以橡碗为原料,70年代初从澳大利亚引进优质烤胶原料树种黑荆树,在通江、开江县引种成功。现有黑荆树原料基地1 000公顷,分布在达县、涪陵、宜宾、乐山、万县等地市。1990年全省烤胶产量仅有110吨。
(3)生漆。四川是全国重要生漆产区之一。生漆林主要分布在盆地北缘、西缘山地海拔800-2 500米地带;其次,在川西南山地及乌江河谷也有分布。现共有生漆林面积1.9万公顷,主要基地有城口、巫溪、巫山、开县、云阳、奉节、南江、万源、北川、平武、旺苍、青川、兴文、古蔺、叙永等县。以“城口大漆”最为著名。1990年全省生漆产量551吨。
(4)紫胶。全省紫胶树种以大凉山为界,可划分为两大类型:西部以攀枝花市为中心,包括凉山州部分地区,为冬代种胶产品,是种胶的保护基地;东部以乐山市为中心,包括宜宾、重庆等市地,为夏代原胶高产基地。夏代原胶产区的寄生资源丰富,尤其是乐山、宜宾两地,有优良寄生夜合树250万株,加上野生和人工营造的夜合幼树共600万株,每年可产原胶1 000吨。1990年,全省生产紫胶48.9吨。
(5)五倍子。全省有五倍子野生资源5.3万公顷。1982年以来,建立人工营造五倍子原料林基地3 000公顷,主要分布在达县、涪陵、乐山、德阳等地。1990年,全省五倍子产量318.7吨。
(6) 油樟。为四川省宜宾地区独特的珍贵树种。宜宾县有油樟林3200公顷,宜宾市有1 100公顷。1989年油樟粗油生产量达到650吨,经过精馏提出桉叶油系400吨左右,成为宜宾地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远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各地。
4. 木本药材原料林产品分布。四川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药材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国的1/10。药材品种多,数量大,质量好,驰名中外。全省有中药材资源3 000多种,其中,收购品种达400种以上,调供省外200种左右,出口60多种。以木本药材为主的主要有杜仲、厚朴、黄柏、黄连、木瓜、吴萸子、枝子等。
(1) 杜仲。主要分布在雅安、广元、绵阳、万县、达县、重庆、内江等地市,种植面积2.7万公顷。1990年产量为847.1吨。
(2) 黄柏。主要分布在乐山、宜宾等地,种植面积4.1万公顷。1990年产量546.6吨。
(3) 厚朴。主要分布在万县、达县、成都、雅安等地市,种植面积4 600公顷。1990年产量128.6吨。
(4) 黄连。主要分布在雅安、乐山和石柱等地,种植面积6200公顷。1990年产量1282.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