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深化改革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深化改革时期

(三)深化改革时期1986—1992年

华侨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改革企业的领导体制,即由中央和省侨务部门主管(以省为主)的领导体制,改为地方人民政府领导;改革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因地制宜的改革农场的产业结构;华侨农场的产品(除橡胶)一律取消指令性计划;承包户、家庭农场、自谋职业者,可优先享受国家发放的贴息贷款和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农场所属企业,要大力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尽快做到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逐步纳入全民或集体所有制行列等等。中共自治区委、人民政府制定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决定》的若干规定,即:在“八·五”期间华侨农林场的亏损包干补贴每年由财政核拨,“一定到场,五年不变,减亏留用,超亏不补”,“从1985年起,五年内免征产品税(烟酒除外)、增值税、营业税、地方各税和农业税”等等。成立了自治区华侨农场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对华侨企业分类排队,选择“一场两厂”作为改革试点,会同财政部门制定了亏损包干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和家庭农场“两费自理包干制”等,调整农林场产业结构,制定了免税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经过深化改革,广西华侨企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据统计,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84年翻一番多,工农业总产值突破2亿元达到2.47亿元,华侨企业整体上盈亏相抵净盈利184.21万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按照《企业法》的规定,自治区结合华侨企业的实际,制定了《企业亏损包干办法》、《场(厂)长任期经营目标责任制方案》、《承包经营责任制办法》、《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企业转机建制方案及其补充意见》等改革办法和措施,促进了企业各项改革制度的配套、完善、深化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利用中央给予的五年免税资金共7 176.7万元,广西于1990年又继续减免三年的免税资金共3 195.1万元,进行了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兴办了果蔬罐头厂、茶厂、淀粉厂等37个企业,扩种或新种植龙眼、荔枝、芒果等名优特经济作物4 047公顷,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筑巢引凤”引进外资3 277.4万美元,发展“三资企业”23家。1990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武鸣华侨农场内成立“南宁华侨投资区”,办有“三资企业”11家。狠抓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办各种短期培训班,如场(厂)长经济管理培训班、专业岗位培训班。抓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企业评优升级活动。全自治区有七家华侨企业被自治区评为“经济效益先进企业”,11家企业被主管局评为“扭亏增盈先进单位”,15家企业被自治区外经贸部门评为“出口商品优秀企业”,35家企业被自治区计量部门评为“一、二级计量合格企业”,29种产品被评为部优、省优产品。1992年全自治区华侨企业社会总产值6.78亿元,比1985年(按可比性换算)增长1.4倍,农林场职工年人均收入2 844.2元,比1985年增加1倍。职工庭院经济收入3 235.2万元。

☚ (二)整顿时期   二、生产水平 ☛
000150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