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化改革、促进全程技术服务组织框架的形成和发展 (三)深化改革、促进全程技术服务组织框架的形成和发展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是多年来山区贫穷的病根,小规模、低效益的分散生产无法形成商品优势,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极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为此,首先从提高山区农村商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疏通技术推广渠道入手,狠抓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县级建立专业性技术服务中心; 乡级建立技物一体的综合服务站和各种专业协会、研究会; 村级建立“一队、三站”,即技术服务、药械服务站、水电服务站和销售服务站,为农户实行全程服务。“七五”期间,全省山区共建立了800多个技术服务组织,初步形成了全程技术服务的框架。 “八五” 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促进全程技术服务组织的发展,组织并鼓励山区县、乡、村三级服务组织向股份制公司化的经济实体转变。在全山区项目区内,目前已有产业性技术开发集团16个,乡村级农工商公司、股份制公司500多家,上下贯通,形成了山区农村全程技术服务新的组织形式。 ☚ (二)优化布局,分类指导 (四)狠抓培训,治穷治愚 ☛ 00024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