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分资源 (三)水分资源1.降水。 (1) 降水量。云南降水较丰富,但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加之受大气环流影响,因此降水的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有“南部多于北部、东西部边缘多于中部,山区多于坝区、坝区多于河谷,夏秋季降水多于冬春季”的特点。全省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 000毫米。西盟年降水量最多,为2764.1毫米,宾川最少,仅568.3毫米。全省有4个多雨区:滇南的江城、绿春、金平,年雨量在2000~2300毫米;滇西南边缘地带澜沧至盈江一带,年降水量在1500~2000毫米;滇东罗平一带,年降水量在1500~1 750毫米;滇西北怒江北部一带,年降水量在1 500~1 750毫米。有3个少雨区:滇西北德钦至中甸一带,年降水量约为625毫米;金沙江河谷一带年降水量约为630~750毫米;大理州东部和南部宾川至南涧一带,年降水量为570~750毫米。 云南由于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在雨季(5~10月),其降水量占全年雨量的85%~95%,尤以夏季(6~8月)雨量最多,可占全年雨量的55%~65%,春季(3~5月)雨量占15%~20%,秋季(9~11月)占20%~25%,冬季(12~2月)最少,仅占全年雨量的10%以下。全省降水量分布为南多北少:北纬24°以南地区及德宏州和保山地区西部,降水量在1 000毫米以上,最大雨量在西盟为2 400毫米;最少雨量在滇北金沙江河谷一带及滇西德钦至中甸一带,雨量为600毫米;其余大部地区降水量在600~1 000毫米。干季全省降水量分布为南多北少,西多东少。最大雨量在滇西北贡山至福贡一带,为600毫米以上,最小雨量在宾川、华坪一带,雨量在40毫米以下。 (2) 降水日数。云南各地年降水日数在92~231天。滇东北威信、镇雄因常受静止锋影响,年降水日数为230天,为全省最多。罗平一带雨日在180~210天,滇西南临沧地区、思茅地区的边境附近年雨日在180~205天,滇西北怒江河谷北部福贡至贡山一带,年雨日在195~224天。上述地区为多雨日区。金沙江河谷干旱区年降水日数约100天,元谋、宾川因地处金沙江河谷地带,年降水日数分别为92天、94天,为全省年降水日数最少的地方。全省其余地区年降水日数130~160天。 (3) 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和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云南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均出现在雨季,滇西南镇康至西盟边境附近,最长连续降水日数有57~96天,其中沧源最长达96天(出现于1962年7月14日至10月17日),滇南江城、元阳、马关一带,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在56~73天,其余地区最长连续降水日数约30天。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一般出现在冬春季。滇北金沙江河谷附近,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有100~130天,元江河谷附近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90~117天。剑川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在75~100天之间。 (4) 暴雨日数。云南小、中雨日数较多,而暴雨(日降水量≥50毫米)日数较少。全省多数地区年暴雨日数为1~3天,暴雨日数在5天以上的有西盟(9.6天),河口(7.4天),金平(7.3天),江城(7.2天),罗平(5.4天),绿春(5.3天),暴雨日数在4天以上的有:龙陵(4.8天),勐腊(4.3)。年暴雨日数为0的仅有德钦一地。 (5) 一日最大降水量。云南省一日最大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的仅有江城(250.1毫米)、河口(236.2毫米)、宁蒗(227.8毫米)、罗平(218.0毫米)等4地。一日最大降水量≥150毫米的地区主要在滇南边缘地区勐腊至河口一带。昆明市、宣威、沾益、罗平、砚山、宁蒗、华坪、滇东北北部及滇西南镇沅、西盟等地一日最大降水量在100~150毫米之间。一日最大降水量≤100毫米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滇西北迪庆州、大理州北部、临沧地区北部、保山地区的腾冲、玉溪市北部、曲靖市北部以及昭通等地。一日最大降水量在80毫米以下的仅有剑川(67.8毫米)、洱源(70.0毫米)、中甸(72.2毫米)、德钦(74.4毫米)、会泽(74.8毫米)等5地。其余地区一日最大降水量在100~150毫米之间。 (6) 降水变率。云南省降水变率的分布是南部小、北部大;四周边缘小、中部大。全省年降水变率在8%~20%之间。滇西南临沧地区、德宏州、西双版纳州、思茅地区及保山地区为全省降水变率较小的地区,约10%。昭通地区、文山州、迪庆州、怒江州等地年降水变率约12%,昆明市、曲靖市、红河州、玉溪市及大理州等地降水变率在13%~16%之间。金沙江、元江、南盘江的部分干热河段,变率达16%以上,元江河谷局部地高达28%。从年内季节情况看,四季降水变率均大于年降水变率;雨季各月降水变率较小。多数地区在50%以下,部分地区6~8月的降水变率不到30%,个别地区最小月降水变率仅11%。干季各月降水变率较大,多数站在60%以上,12月~次年2月降水变率最大,多数站在80%以上,个别站最大月降水变率可达135%。 2.蒸发。 (1) 蒸发量。指水体充分大时自由水面的蒸发量,文中所分析的蒸发量是用经海拔高度订正过的彭曼公式计算所得,与目前气象站用小型蒸发器测得的蒸发量不同,后者比实际水面蒸发量要大得多,且数值准确度较低。云南省年蒸发量大约在830~1 800毫米。有2个高值区:滇北金沙江河谷和大理州的宾川、祥云等地,年蒸发量在1 500毫米以上;元江河谷年蒸发量在1 400毫米以上。元谋年蒸发量为1 817.0毫米,为全省最大值。有3个低值区:滇西北横断山一带,年蒸发量在1 000毫米以下;滇东北北部年蒸发量也不足1 000毫米;滇东南边缘地区年蒸发量在1 000~1 100毫米。威信年蒸发量为833.1毫米,为全省最低值。蒸发量的季节分配省内多数地区以4~6月为最大,一般可超过150毫米,最高可达200毫米;以12月为最小,蒸发量只有50~70毫米。元谋5月蒸发量可达225.5毫米,为全省最大值;镇雄、盐津、威信12月蒸发量不足30毫米,为全省最小值,干雨季蒸发量也有很大差异,全省各地干季蒸发量为500~1 000毫米,雨季蒸发量为210~800毫米。 (2)干燥度。云南省年干燥度的分布是北部大、南部小;中部大、东西边缘地区小。全省年干燥度≤1.0的地区有怒江州北部,临沧地区和思茅地区南部、西双版纳州、红河州和文山州的边境地区以及曲靖市东部和昭通地区北部。干燥度≥2.0的地区有楚雄州北部、大理州的宾川、祥云等地。其余地区年干燥度在1.0~2.0之间。元谋年干燥度最大,为2.8;龙陵、西盟、江城、金平年干燥度最小,为0.5。雨季干燥度绝大多数地区在0.5~1.0之间。干燥度≥1.0的地区有迪庆州、大理州东部、楚雄州北部、金沙江、元江及怒江等河流下游河谷地区,元谋雨季干燥度为1.7,为全省最大值;干燥度≤0.5的地区有红河州南部、思茅地区西南部、西双版纳州西部、德宏州北部、保山地区南部、以及临沧地区的西南部,西盟雨季干燥度为0.2,为全省最小值。干季由于怒江州北部降雨较多,故干燥度一般为0.5~0.9,除此之外,全省大部地区干燥度均在1.5~15.0之间,干燥度≥15.0的地区有丽江地区南部、大理州东北部以及楚雄州北部,华坪干季干燥度最大,为18.2;干燥度≤1.5的地区在滇南边境地区、昭通地区北部,滇中大部地区干燥度约5.0。 3.农田水分盈亏。云南省农田水分盈余区主要分布在滇南边境地区、滇西边境地区、滇西北怒江州北部及滇东北北部,这些地区年农田水分盈余值在250毫米以上,其中西盟年农田水分盈余为1 802.6毫米,为全省最大值,金平、江城年农田水分盈余分别为1 384.1毫米,1 363.0毫米,亦属高值。年农田水分亏缺区主要在滇北金沙江河谷地带、滇南蒙自、红河一带、楚雄州大部、大理州东部以及临沧地区和玉溪市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年农田水分亏缺值在250毫米以上,其中元谋年农田水分亏缺最大,为808.6毫米,其余地区年农田水分盈余或亏缺大多数不超过250毫米。 全省多数地区干季为农田水分亏缺月,雨季为农田水分盈余月。主汛期(6~8月)农田水分盈余值最大。 全省有元谋、大姚、永仁、宾川、华坪、祥云、南涧、元江、蒙自、红河及巧家等地,全年仅夏季农田水分有盈余,其他月份农田水分均亏缺;而贡山、河口等地全年仅个别月份为农田水分亏缺月,其余月份均为盈余月。 ☚ (二)热量资源 (四)风能资源 ☛
1.降水分布特征/2.降水日数/3.湿润度/4.主要作物生长季的降水量保证率/(四)风能资源/三、农业气候灾害/(一)干旱/1.春旱/2.秋旱/3.干旱特点/(二)暴雨与洪涝/1.暴雨的时空分布/2.洪涝的时空分布/(三)早稻烂秧天气/1.烂秧气象指标/2.烂秧天气规律/(四)晚稻寒露风/1.寒露风指标/2.寒露风发生规律 ☚ 3.各农业界限温度的初终日期、持续天数和积温 1.降水分布特征 ☛
(三)水分资源 (三)水分资源1.年降水量。年降水量北疆为255毫米,南疆为106毫米。山区迎风坡北疆一般在400~600毫米,南疆200~400毫米。新疆降水量最多的在巩乃斯河雪害站,1970年曾达1 140毫米;最小的托克逊1961—1990年,年降水量为7.1毫米,是全国降水量最小的地区。 2.降雪、积雪。北疆降雪初日在10月中下旬,南疆普遍为12月中旬。终雪日迟早不一,北疆最早在3月底4月初,一般在4月下旬。南疆一般在2月下旬。降雪日数北疆为1个月左右,南疆在10天以下。 积雪,北疆地区稳定积雪一般在11月中下旬,平均5厘米,12月为15厘米,1月为20厘米,2月为25厘米以上。积雪时间由北向南推迟1个月。最大积雪深度阿勒泰73厘米,塔城74厘米,伊宁94厘米,为我国最大值。南疆无稳定积雪。 3.相对湿度。年相对湿度北疆为60%左右,南疆为40%~50%之间,12月份最大,5月份最小。极小值全疆都曾出现零值。 4.蒸发。年蒸发量,北疆一般为1 500~2 300毫米,干旱多风的克拉玛依、阿拉山口达3 400毫米。南疆为2 000~3 000毫米,东疆为3 000~4 000毫米。淖毛湖达4 591.5毫米,最高值达5 098.8毫米(1992年),为全国之首。 ☚ (二)热量资源 (四)风能资源 ☛
☚ 2.各种界限温度及积温 1.降水 ☛ 00031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