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成就
多年来, 通过国家资金重点扶持, 社会各部门大力支持, 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❶改变了老区贫困状态。过去由于老区多数农村地处山区、半山区, 交通不便, 贫困落后。通过扶持, 大多数老区县(市)农民已经摆脱了贫困, 开始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延寿县平安、六和等乡镇在1986年以前, 平均公顷产量仅1 125公斤,国家扶持后, 他们采取了科学种田的方法, 1987年后, 公顷产量提高到5 250公斤以上, 粮食高产丰收了, 家家卖余粮, 再不为没粮吃发愁了。桦南县石头河镇在1984年前, 人均收入在120~150元左右, 是省的贫困乡镇, 通过国家扶持兴办经济实体, 发展商品生产,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增加到经济收入, 提高了生活水平, 由1984年的人均收入120元, 增加到1995年的1 870元, 家家户户还安上了电灯, 解决了生产用电, 改变了贫困面貌。
❷改善了交通条件, 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几年来通过国家扶持修桥、筑路, 使老区的交通环境大有改善, 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❸减少了地方病、提高了健康水平。桦川、勃利等县因水质问题, 一些山区村屯农民患大骨节病、地方病。桦川县悦来镇两个村1983年发病率在30%以上, 国家扶持打深井后, 解决了老区人民的饮水问题, 有效地预防了地方病发生, 提高了老区人民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