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建立商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建立商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商品率 (三)建立商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七五”期间,利用发展粮食生产专项资金在遵义、湄潭、绥阳、凤岗、余庆、毕节、金沙、织金、铜仁、思南、安顺、平坝、六枝、兴义、安龙、独山、惠水、黄平、黎平、天柱等20个县〈市〉,以兴修农田水利和改造中低产田土为主,实行良种良法综合配套,建设商品粮基地。5年内国家和地方共投资1亿元。经过5年建设,在20个县〈市〉项目区内,年平均粮食产量为14.8亿公斤,比“六五”期内年平均产量增长26.44%,1990年粮食产量达19.66亿公斤。5年内年均提供商品粮2. 14亿公斤,粮食商品率为14.44%,比20个县〈市〉“六五”期内粮食商品率高出1.93个百分点。“七五”后两年,国家计委和农业部还把遵义、湄潭、凤岗、江口、松桃5县列为国家“七五”第二批商品粮基地,总投资2200万元。经过两年建设,1990年尽管遭受了特大旱灾,全省粮食大幅度减产,5个商品粮基地县中,江口、凤冈和松桃三县仍然比上年增产;减产的遵义、湄潭两县,建设区内减产幅度也明显小于非建设区。 ☚ (二)坚持“三靠”,不断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四)加强科技体系建设,强化服务功能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