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施“万村书库”工程
“万村书库”工程,就是在全省每一个村公所、办事处都建一座图书室。每座图书室配备“万村书库”图书一套及其他图书,由省、地(州、市)、县、乡各级党政企事业单位捐资购买赠送。组织农民多读书、读好书,让广大农村群众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社会风气。“万村书库”作为“边疆文化长廊”在农村的一种形式,从1995年开始实施到1998年,共建立11515个图书室,上千万人次的农民群众参加了读书用书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❶增强了群众的致富奔小康能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万村书库”中大量的科学知识和实用技术书籍,是最为农民群众所喜爱的不说话的老师,农民从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致富技术,增强了致富的本领和能力。“万村书库”被农民群众称为“粮库”、“油库”、“钱库”,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❷增强了群众的法律意识。群众通过读书学法而知法、守法,增强了法律意识,并学会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❸增强了群众的政策观念。农民群众通过读书学习,了解了政策,增强了国家和集体观念,遇事自觉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自觉执行上级政策,主动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
❹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净化了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