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商品基地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商品基地建设

(三) 商品基地建设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86年54号文,市政府1986年120号文和市政府农林办公室109号文精神,北京市在顺义、通县、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延庆、平谷等9个主要产粮县(区)的102个乡和市农场局的4个农场规划建设了20万公顷粮食生产基地和怀柔玉米制种基地。同年,市政府批转了市农林办公室《关于“七五”期间郊区现代化商品菜基地建设的意见》,规划建设4 000公顷现代化商品菜基地(标准为:实现蔬菜品种良种化、育苗专业化、栽培标准化、田间作业机械化、排灌科学化、采后处理、贮藏、加工、运输系列化和科技服务社会化)。经过10年组织实施,到1995年已建成粮食生产基地17万公顷、蔬菜基地4.3万公顷,种植业的现代化、专业化、商品化水平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加强。
1.粮食基地建设。10年来,商品粮生产基地的粮食生产取得较大幅度增产。1990年全市粮食生产基地面积19.3万公顷,总产197 780万公斤,比1985年的152 543万公斤增产45 237万公斤,增29.6%。平均单产达10 264.5公斤/公顷,比1985年增加2746.5公斤/公顷。基地粮食总产占全市粮食总产的比重由1985年的69.5%增加到73.8%。1995年全市粮食生产基地17万公顷,总产192 127.8万公斤。由于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1990年相比,基地面积减少2.3万公顷,总产减少了5 652.2万公斤,单产增加1039.5公斤/公顷,基地粮食总产占全市粮食总产的73.9%。
粮食基地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七五”期间,新打井346眼,更新机井3935眼,复平土地3.2万公顷,开荒0.15万公顷,新增喷灌面积3.33万公顷,改善灌溉面积8.8万公顷,改善除涝面积5.7万公顷。粮食生产基地平均每百公顷机井保有量达15.5眼,节水工程控制面积达8.7万公顷,新增节水能力2.4亿立方米,除涝面积达14.7万公顷,其中十年一遇以上除涝面积达7.7万公顷。“八五”期间又新增了节水型工程灌溉面积10万公顷,其中,新增喷灌6.2万公顷,管灌2.7万公顷,渠道衬砌1.1万公顷,5年累计大平大整土地0.67万公顷。以喷灌为主的节水工程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粮食基地的农机系列化配套水平提高。1990年农机总动力达297万千瓦,平均每公顷耕地农机总动力达12.2千瓦,小麦机收面积12.5万公顷,比1985年增加2.2倍,玉米机收面积2.8万公顷,增加46倍。秸秆粉碎直接还田10万公顷,增加8.6倍,玉米精量、半精量播种6万公顷,增加14倍,粮食基地已有12.5万公顷小麦和2.8万公顷玉米基本实现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分别占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的88%和18%。到1995年农机总动力增加到468.1万千瓦,小麦机收面积达到17.5万公顷,玉米机收面积达8.9万公顷,小麦播种八道工序技术的推广达到8万公顷,使农机技术推广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带动了良种繁育体系和农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到1995年,粮食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种子繁育——检测——加工”三位一体的良繁体系,建成了市、县两级种子检测体系,粮食生产县均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建82个乡镇级“六有”科技站。科技推广上,小麦和玉米分别完成了第六次、第三次更新换代,玉米种子开始推广分级播种、种包衣技术,麦田化学除草、化学控倒面积进一步扩大,农田灭鼠18.7万公顷,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广了营养平衡施肥技术。小麦,玉米秸秆直接还田20万公顷。在种植制度上,两茬平播继续发展,改小畦为大畦,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晚播麦高产技术的推广,提高了热量利用率。
粮食基地建设,也促进了集体对农业的投入。通过市、县、乡联合投资增加了资金投入,“七五”期间,市投资7 699万元,县乡匹配投资30 538万元。“八五”期间总投资5716万元,其中,中央和市投资2 776万元,县乡匹配投资2940万元。
2.蔬菜基地建设。在现代化菜田基地建设上,“七五”期间建成的4 000公顷,累计生产蔬菜11亿公斤,比建设前的1986年4755公斤增产26%,平均每公顷产值4.5万元,比同年近郊平均水平2.8万元高61%,同时带动了水利建设和农机化的发展。水利化系列建设以机井测改为先行,管道输出为基础,实现节水节能增产增收的模式,可增产10%,节水、电各30%,省工270%,省地5%。农机化系列建设重点抓了农机作业和农机具配套,到1990年,在丰台、朝阳、海淀三区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90%。“七五”期间,郊区建立了6个蔬菜品种繁育体系使主要蔬菜原(良)种纯度达95%以上。市蔬菜中心建立了良种繁育示范系列(包括原种基地良繁基地、示范性种子加工车间、种子包衣等)蔬菜病虫测报网点建设逐步加强,先后开发名特优蔬菜生产基地0.17万公顷,推广了保护地蔬菜生产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新法贮存大白菜技术等。由于建设现代化菜田投资太大,加之,菜田布局向远郊转移,近郊不扩大面积,因而“八五”期间,未再扩建现代化菜田。

☚ (二) 作物种子改良与更新   (四) 植物保护 ☛
0000145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