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劳动力结构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全省农村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
❶妇女劳动力比重上升。1985到1990年,乡村女劳动力由150. 92万人,增加到256. 68万人,年均增长为11.2%,高出乡村总劳动力5. 8个百分点。乡村男劳动力由299. 09万人,增加到357. 7万人,年均增长3.6%,低于乡村总劳动力3个百分点。女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的比重由33.5%,上升到41.8%,男劳动力所占比重则由66.5%,下降到58.2%;
❷乡村劳动力结构呈产业化趋势。1990年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541.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8.1%;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数为30.3万人,占4.01%;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为47. 1万人,占6.24%。基本保持在1985年的水平。与农村相比,城市郊区从事农林牧渔的劳动力所占比重要低一些。如长春市区占71.4%,吉林市区占76.5%,辽源市区占53. 3%,通化市区占59.6%(表2-1-5)。
表2-1-5 农村劳动力在五业的分布
行 业 | 绝对数(万人) | 比 重(%) |
1985年 | 1988年 | 1990年 | 1985年 | 1988年 | 1990年 |
农林牧渔业 工业 建筑业 运输业 商业、饮食业 | 399.67 18.17 7.23 5.25 4.45 | 489.98 27.42 10.45 7.78 7.13 | 541.24 22.53 9.58 7.06 7.09 | 88.8 4.0 1.6 1.2 1.0 | 85.7 4.8 1.8 1.4 1.2 | 88.1 3.7 1.6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