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农村信贷的结构分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农村信贷的结构分析

(三) 农村信贷的结构分析

农村信贷,长期来以支持农业为主。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时,主要解决农业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和对部分困难农户发放生活性贷款、贫农合作基金贷款等。市郊农民组织起来以后,贷款的对象和结构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1.农户贷款逐步被集体农业贷款代替。1953年止,农村贷款余额为136.8万元,全部以农户生产、生活性贷款为主。1955年以后,农户贷款逐年上升,到1957年占贷款比重的73%。1958年起,农户贷款逐渐回落,每年稳定在800万~1 000万元之间,1966年占比下降为41.4%,1976年已不足10%。在此期间,农业集体贷款(包括国营农业和集体农业贷款)上升较快,从1957年的451.2万元上升到1966年的1 223万元,绝对额开始超过农户贷款。1976年,农业集体贷款又增加到3 868万元,比同期农户贷款883万多出近3 000万元。
2.乡镇企业贷款逐步成为农村信贷的主要对象。乡镇工业始于1958年,郊县农村普遍实现人民公社化时,集体资金力量薄弱,生产范围局限于简单加工,贷款额度仅为399万元。到1969年,由于乡镇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发展,贷款规模呈停滞状态。70年代,随着郊区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社队两级都陆续办起了农机修配厂和部分加工企业,信贷规模随之扩大,1979年达到1 488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业银行根据“区别对待、择优扶植”的原则,积极支持乡镇工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支持乡镇工业与城市大工业联合,增产市场适销的名、特、优产品,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扩大再生产,贷款规模大幅增长,1988年达到346 995万元,比1979年增加22倍,为农行、信用社同期农村贷款总量的76.4%。1988年以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乡镇企业贷款连年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到1996年达到2 176 480万元,占农村贷款的89.7%。与此同时,农业贷款在总量上虽每年有所增长,但已不再成为农村信贷的主要投放对象,到1996年,农业贷款规模虽突破24亿元(246 225万元),但仅占全部农村贷款10%多一点。
3.农副产品收购贷款占整个农村贷款的比重不大。根据合理需要,每年都能及时到位。上海郊区一直保持收购资金不打白条。

☚ (二) 农村信贷的渠道和比重   四、农业保险 ☛
0000942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