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就业转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就业转移

(三)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就业转移

1.农转非和进城镇的人口增多。1990年,全省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为14.76万人,包括招生、招工、招干、职工家属农转非等。当年农业劳动者办理了自理口粮在城镇务工经商、成为常住户口的有15.73万户、40.96万人,比往年大大增加。此外,进城镇务工经商但暂时还未成为常住户的农民也逐年增加。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人数增加。1978年以来,农村劳动力在就业方面已开始打破传统观念,创造条件走向城镇或半脱离农业,积极从事第二三产业。1990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达804.4万人, 比1978年的161万人增加643.4万人,增长4倍,年平均转移53.6万人。已转移的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比重,由1978年的4.5%上升到16.4%,增加11.9个百分点。加上输出省外从事各类劳务的200多万个劳动力,已经获得新的就业机会的农村劳动力,占全省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0%以上。
近几年来,农村劳力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连年下降,二三产业劳动力比重直线上升,数量持续增长。1978年农村第一产业占用劳动力95.5%,并且绝大多数从事种植业,少部分从事林牧副渔业;1985年第一产业劳力所占比重降到了87.5%;1990年,又降到83.6%。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村劳力,1978年占1.51%;1985年占8.01%,上升6.5个百分点;1990年占9.7%,比1985年上升1.7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1978年占3%,1985年占4.49%,增加1.49个百分点;1990年上升到6.7%,比1985年增长2.2个百分点。
3. 离土不离乡、从种植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增加。1990年,全省乡村劳力中,从事种植业的为3 446.8万人,占70.5%;从事种植业以外其它行业的1 444万人,比1985年增加592.2万人,增长69.5%,占总劳力的29.5%。在非种植业的劳动力中,林牧副渔业为788万人,比1985年增加95.5%;从事农村工业的349.6万人,增长1.1倍;从事建筑业的劳力增长了41.9%;从事商饮服务业的增长了60.3%;从事运输运销业的增长了55.6%。
4. 乡村劳务输出增多。1990年,全省农村外出从事劳务的已经超过200万人,其中常年性出省的81.72万人,比1984年增长74.5%;另有大量的季节性劳务人员。目前,出川劳力已遍及20多个省、市、区。

☚ (二)农村劳动力的供需状况   第二节 农业资金投入 ☛
000045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