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农机系统成人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农机系统成人教育

(三)农机系统成人教育

1.农机干部教育培训。1952年国家兴办农业机器拖拉机站, 这个时期农机主管领导干部由农业部统一组织培训。1958年, 农业机械下放到农业社经营后, 省农业干部学校承担农机干部培训工作。第1期培训班, 有各县主管农机的书记、县长共70人参加学习半个月, 由有关领导和专家讲授农机化方针、政策及农机专业知识。以后每年举办一期农机干部训练班, 学习2个月, 培训农机站长、队长, 主要学习农机专业知识。“文化大革命”期间, 农机干训班停办。1979—1980年省农机局分别在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和松花江农机技工校举办2期农机领导干部培训班, 每期2个月, 共培训226人。
1981年, 根据中宣部、中组部《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的精神, 为了使干部教育工作做到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 对农机干部教育机构进行调整, 在合江、黑河、大兴安岭、绥化、伊春成立5所农机干校, 归地(市)农机局领导, 省齐齐哈尔农机校和松花江、牡丹江2所地区农机技工校分别附设农机干部培训班, 各自承担本地区的农机干部和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省农机干部训练班附设在省农业机械化学校, 负责全省县以上农机化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县农机校师资的培训任务。
1982年10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精神, 黑龙江省确定5所农机干校在举办短训班的同时, 重点发展干部(职工) 中专教育。首先, 在佳木斯农机干校开办农机干部中专班, 1984年又增设职工中专班, 同年, 在绥化农机干校开办职工中专班。1985年黑河、伊春2所农机干校开办了职工中专班。农机干校同时挂农机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牌子。
1981—1990年, 全省农机干校 (含附设干部培训班)采取长短结合脱产轮训的培训方式, 共办各种培训班45期, 培训各类干部5 745人次。
2.农机手教育培训。1958年, 拖拉机下放给农业社集体经营后, 拖拉机驾驶员的培训工作由各县选拔够条件的青年农民, 就地组织培训。当时拖拉机数量较多的拜泉、巴彦、肇州、海伦、青冈、富锦等县, 办起了县农业机械化学校 (训练班), 培训拖拉机驾驶员。1961年, 全省县 (市)农业机械化训练班(学校)增加到57处, 在校学员达9 000多人。
1962年, 国家恢复农机站后, 县农机校停办。全省统一筹建了古城、海伦、宝清、黑河及哈尔滨市5所农业机械化技工学校, 招收在农村参加1年以上劳动的初、高中毕业生, 经系统培训达到3级驾驶员技术水平。
“文化大革命” 开始后, 省办技工校相继停办。农机技术工人的培训, 只有“跟班作业, 以师代徒”,以实践为主的培训方式。
1972年新建和恢复了松花江、嫩江、合江、牡丹江、绥化、黑河6个地区农机技工校, 承担培训面向地区、社来社去的驾驶员的任务。
1973年, 国家农林部下发《农机人员培训工作意见》, 要求“机器未到, 培训先行”。并指出 “培训工作由省、地、县、社四级分级负责进行,要恢复和建立县农机校。当年全省各县恢复和建立县农机校30所, 1978年增到70所。自1979起, 加强了县农机校的基础建设, 根据土地规模和农机化发展要求, 确定各县 (市)农机校发展规模, 除漠河、塔河和加格达奇区未建校外, 其余各县按规模分批建设和整顿。到1990年, 在全省74所县农机校中基本达到计划规模的有62所。1995年全部基本达标。全省一次校内培训规模达到8 400人, 年培训能力可达6万人次以上。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于1982年9月, 下发了《黑龙江省农民农机技术员管理办法 (试行)》, 开展农民农机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仅松花江、绥化、嫩江、合江、牡丹江、黑河及鹤岗7个地 (市), 共晋升农民农机技师9人, 农民农机技术员1 810人, 其中1级99人, 2级258人, 3级1 453人, 并由行署、市政府授予省农业机械管理局统一印制的技术职称证书。

☚ (二)农业系统成人教育   (四)畜牧系统成人教育 ☛
000074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