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8—1966年4月

1.人民公社期间。1958年5月起,郊区各县、乡镇大力宣传贯彻党的八届二中全会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农村高级社党支部纷纷组织党员群众学习总路线精神,使之家喻户晓。不久,开始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9月23日,上海市郊第一个人民公社——“七一人民公社”在上海县成立。到1958年底,市郊11个县、175个乡、33个镇的2 101个农业社转为122个人民公社,入社农户804 383户,占总农户的99.76%。公社实行供给制,陆续办起农民食堂、托儿所、幼儿园等。各公社下设生产大队,大队下面设生产队。与此同时,公社建立党的委员会、大队建立党的总支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在党的组织机构上,实行政社合一。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郊区党组织在党员中开展了“六比”(比思想、比先进、比干劲、比生产、比学习、比作风),在村党支部中开展“四好” (政治思想好、生产搞得好、领导方法好、政策执行好),极大地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过早地、人为地实行按需分配制度,郊区出现一些“卫星田”,大搞“一大二公”;在组织上搞“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提出“学、赶、超麻城孝感”的口号(湖北省麻城、孝感二县创千斤粮、百斤棉的丰产经验),并在农村推行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风等许多极“左”的做法。全郊区有公共食堂21 592个,进食堂农民499 365户。这些做法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挫伤了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给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威信受到了影响。
1958年底,郊区有人民公社123个,其中建党委的122个,建支部的1个。生产大队1 024个,其中建总支328个,建支部692个。生产队8 106个,其中建党支部的1 523个,建党小组2 905个。
2.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期间(1959—1966年5月)。1959年2月,市委建立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市人委农村工作委员会。按照中央第二次郑州会议精神,开始调整公社规模,建立了172个公社、2 445个大队。同时结合整社开展整党,批判和克服各种“左”的错误思想倾向,加强党的领导,增强党的观念,纯洁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战斗力。大多数的大队党支部的整顿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的文件,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纪律,增强整体观念;第二阶段,学习党纲,对照检查,开展评比,划清是非界线,克服各种错误倾向;第三阶段,作好违纪党员的组织处理,加强党员纪律教育;第四阶段,进行组织建设。但是,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以后,又经历了一场曲折。1959年10月29日,市委召开有3 876人参加的农村五级干部会议,开展“保卫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全郊区被重点批判的有434人,占党员干部总数的2.7%,受各种党纪处分的有119人。
1959年底, 郊区172个人民公社全部建立了党委,2 078个生产大队建党支部2 642个, 党员共5 014名, 占总人口的1.51%。
1958—1960年, 为加强县、社级领导力量, 市委从市、区机关、学校、工厂等单位共抽调1 641名干部充实县、社机关。其中处级干部147名。并下放71 245名干部到农村劳动锻炼。
1962年1月, 市委发出 《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的通知》, 着重宣传争取农业丰收的重大意义, 宣传 《六十条》 修正草案, 宣传工农联盟, 宣传集体化道路是惟一正确道路。并强调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 不搞斗争会、辩论会。到3月底统计, 郊区199个公社中, 已有192个公社开展教育训练工作, 有1 416个生产大队支部建立了党课制度, 受教育党员有42 000余人, 占党员总数的70%。各级党组织检查有没有违反党章、不遵守党员义务、说假话、脱离群众的行为。弄清思想,团结同志。1963年4月12日, 市委召开农村先进集体、先进生产者会议。有先进集体代表171人, 先进个人197人受到表彰。会议要求抓住民主办社、干部思想作风、党支部建设三个环节, 在二三年内使所有的社队达到 “九好”标准, 社员做到 “六好”, 并发出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倡议书。
1962年8月, 中共中央召开八届十中全会以后,从1963年起, 在 “左” 倾思想指导下, 全市郊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先后参加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清理工分, 简称 “小四清”)。市委组成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 以金山县廊下、朱泾等6个公社为试点, 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单位以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 “说服教育、洗手洗澡、轻装上阵、团结对敌”的方针, 解决生产队以上干部思想作风上的问题, 斗争了181名有严重破坏活动的地、富、反、坏分子;组织建设中选拔了913名好党员和贫下中农积极分子充实干部队伍。1964年4月, 市郊在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热潮中广泛开展了评比 “四好”社队和“六好” 社员的活动, 评选出 “四好” 人民公社20个, “四好” 大队和生产队4 077个, “六好” 社员35 131人。1964年下半年, 按照党中央 “前十条” 和“后十条” 的精神, 郊区确定金山、奉贤为开展 “大四清” 的先行县, 开展试点。1965年5月, 根据中央23条精神, 郊区其他8个县开展了 “大四清 (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 运动。8个县组织15 100名 “四清”工作队员, 进入社队。据统计, 郊区10县在经济方面共清出贪污盗窃、投机倒把、多吃多占金额2 998万元。受各种处理的党员6 639人,占党员总数的11.1%。在组织建设方面, 对各级领导班子作了一些调整, 充实和加强了贫下中农干部的比重。10个县共吸收新党员近3.5万名。
到1965年5月, 郊区有县委10个、人民公社和乡镇基层党委197个, 总支17个, 支部4 099个, 党员总数已有71 851人, 占农村人口数的1.93%。
1966年4月, 市委农村政治部总结金山、奉贤组织建设的情况并推广了他们的做法。这两个县注重充实和加强基层领导班子, 积极慎重地发展新党员5 990名; 建立和健全了 “三会” (支部大会, 支委会,党小组会)、“一课” (党课) 制度; 建立政治工作机构, 生产队设政治队长、大队设政治指导员、公社设政治处。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四) “文化大革命” ☛
000102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