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供销社系统仓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供销社系统仓储

(三) 供销社系统仓储

供销社的仓储设施建设,是随着购销业务的发展,商品库存量的增加,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仓储管理工作的加强,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五”期间,供销社采取统一计划,统一拨款,统一安排建材物资等措施,每年以基建总投资的30%—60%用于建设仓库、货场及其附属设施,平均每年建成正式仓库约2万平方米,五年共建成9. 27万平方米仓库和10多万平方米的简易仓棚,商品库存量平均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1958—1977年的20年间,由于基本建设投资方向的变化,仓储建设曾几度起伏,到1972年底,全省供销社有仓库167.8万平方米,其中基层社仓库99.26万平方米,占5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供销社仓库建设进度加快。1978—1983年,由于基层社经营网点发展快,商品库存量增加,历史上不建或省建仓库的欠帐较多,大批租借的民房又要求退租,借用作仓库的祠堂庙宇被收回,造成仓库严重不足,因此,这一时期重点是建设基层社仓库。6年间,全省共建成正式和简易的仓库246. 25万平方米,其中基层社为183. 22万平方米,占74. 4%。从1984年起,供销社基建投资的重点逐步转向门店、大厦等经营设施及住宅建设,仓库基建投资比例有所降低。1984-1987年的4年间,全省供销社共建成仓库62.55万平方米,其中基层社为18.7万平方米,占29.9%。到1990年末,全省供销社共有仓库566.3万平方米。按仓库结构分类:正式仓库464.8万平方米,占82%;简易仓库79. 7万平方米,占14%; 民房仓库21. 8万平方米,占4%。按层次分类:基层社仓库342. 5万平方米,占60.5%; 县级社仓库166.9万平方米,占29. 5%; 市(地)级社仓库45. 5万平方米,占8%;省级公司仓库11.4万平方米,占2%。
1. 农资库。1953年,全省供销社仅有农资仓库1 957平方米。1953—1976年,重点放在增加基层社的仓储规模,全省农资仓库基建投资的80%左右用于基层社的仓库建设,使绝大多数基层社都有300—400平方米不同规模的仓储设施。1978年以后,重点放在建设县以上化肥仓库。到1990年,全省供销社农资仓库发展到80多万平方米,其中县以上农资仓储达7.1万平方米。
2.棉麻库。1953年,全省仅有棉麻仓库633平方米,随着收购量的增加,仓库规模逐年扩大。50、60年代,棉麻仓库绝大部分建在基层棉麻收购站、棉花加工厂及县级棉麻调拨站等处,全省13个重点麻产区共建棉麻仓库20多万平方米。1976年之后,浙江棉麻生产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棉花由产区变为销区,黄麻年收购量下降,只能自产自销。因此,原有在产区建设的仓库,有所缩小,而销区的市、县以上供销社及省级公司建设了部分储备仓库,从1981—1990年的10年间,全省新建县以上棉麻仓库10万平方米。到1990年,全省棉麻仓库达30.3万平方米。
3. 中转库。1953年开始,在海宁、萧山、平湖等地建设一批综合性的中转库,1957年以后,又在柑桔主产区黄岩、常山、衢州等地建设了3万多平方米专业性的中转库。到1990年,全省供销社共有中转库15万平方米,其中综合性的10万平方米,专业性的5万平方米。
4. 货场。从50年代开始,各地供销社积极建设货场,以满足毛竹、柴炭、日用陶制品、废旧物资、土杂肥等商品储存或中转堆放的需要。60年代起,棉麻的露天货场亦加快建设,并采取了防潮、防火、防盗等措施。到1985年,全省供销社拥有各类货场达94.81万平方米。

☚ (二) 国营食品企业仓储   三、运销能力 ☛
000228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