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措施 (三)主要措施(1) 加速山水资源开发。1988年,全市有荒山76千公顷,经济林13千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7.3%。到1992年,全市已消灭宜林荒山,并于1994年通过国家林业部消灭荒山验收,经济林面积达46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6.3%。枞阳县、宿松县、怀宁县、望江县、郊区跨入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行列,荒山开发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主要依靠。全市大水面放养面积40千公顷,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8年的4.5%提高到8.6%,向财政提供的利税已达4 000多万元。 (2) 抓好农副产品基地建设。全市根据区域优势,建立了117.4千公顷优质米基地、55.7千公顷优质棉基地、10千公顷优质茶基地、7.9千公顷桑园基地、48万头瘦肉型猪基地、5.5万头“太湖黄牛”基地、7.67万吨水产品基地、1.6千公顷蔬菜基地、4.7千公顷意大利杨树、4.3千公顷中药材以及46千公顷经果林十大基地。 (3) 大力推进贸工农一体化进程。全市已有“公司+农户”、“工厂+农户”、“市场+农户”等经营实体876个,覆盖30多万农户,年产值10亿元,为农户增加收入4亿元。比较成型的有:茧丝绸一条龙,茶叶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畜禽生产服务一条龙,渔业生产一条龙,意大利杨树生产加工一条龙和竹藤器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等。 ☚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九、黄山市 ☛
(三)主要措施 (三)主要措施(1)确定山区农业发展方针。农村改革以后,黄山市从山区实际出发,提出以林茶为主,多种经营,宜林则林,宜茶则茶,宜粮则粮,宜桑则桑,宜牧则牧的生产方针,落实粮食产销政策,调整粮食生产布局,把山上的粮食压下来,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搞好茶园建设,发展畜牧、渔业、干鲜果等。 (2)改革主要农产品流通体制。1984年,全市放开茶叶购销市场,实行多渠道流通,茶叶由原供销系统、外贸等独家经营转变为供销、外贸、乡镇企业、农民多渠道共同经营,茶叶购销出现“千杆秤”的局面。同年,全市对木竹及其制品的流通进行了改革,组建了一批木材市场,实行议价销售,产销直接见面,全市建立了汪村乡木材市场、屯溪竹木制品市场等一批木竹制品交易市场。 (3)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通过治水与农业综合开发、水电资源开发相结合,兴修水利与修筑机耕路、田园绿化相结合,建成一批高产稳产农田区。黟县东方红水库北干渠支渠及丰乐水库南北干渠疏通工程的竣工,使这两大平畈区成为全市的“大粮仓”。 (4)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从1989年开始,黄山市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开发荒山、荒坡和水面,改造低产林、低产园、低产田。到1994年底,全市共营造丰产林基地45.3千公顷,蚕桑基地5.7千公顷,茶园基地7.5千公顷,干鲜果基地6.7千公顷,毛竹基地3.3千公顷。歙县、黟县以基地为依托,形成了栽桑、养蚕、缫丝、丝绸、服装、出口一条龙经营。全市茶叶、木竹、食用菌已初步实现成龙配套、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十、滁州市 ☛
(三)主要措施 (三)主要措施1.理清发展思路。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❶由传统农业向开发性农业转变; ❷由单一农业向重视工业转变; ❸由重视一、二产业的发展向三个产业共同发展转变; ❹由农业大区向建设农业强区转变。1995年,六安地区进一步强化了对区情的认识,明确提出到2000年全区实现“富民升位达小康,摘帽加冕创辉煌”的战略思路。具体分三步走,1995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人均纯收入、“三超一保上台阶”;1997年,实现“乘势而上再翻番”;2000年,实现“富民升位达小康”,从而“摘帽加冕创辉煌”。 2.发展规模经济。按照市场导向、资源优势、长短结合、结构优化的原则,在全区确定蚕桑、茶叶、板栗、白鹅、银杏、中药材、食用菌、大棚菜、优质粮油等项目进行重点开发,并分为南部山区、中部丘陵区、北部淮湾区、平原圩畈区、五大水库区、城镇郊区等6个区域类型相对集中布局,各有侧重。各县市在这一总体规划指导下,从中选定3~5个项目作为开发重点,集中力量上规模上批量,不断扩展成为区域性支柱产业。 3.搞好配套服务。主要有五种服务形式: ❶专业化服务。主要是针对重点开发项目的薄弱环节或关键环节组织专门服务。 ❷综合服务。将资金、物资、技术、人员和项目捆在一起,实行技术跟着项目走、物资跟着技术走、资金跟着物资走、物资资金跟着人员走的办法,使其配套成龙。 ❸承包服务。组织“三方四级五力结合”的服务集团,实行科、干、群三方,地、县、乡、村四级,财、物、智、劳、权五力一起参加承包服务。 ❹管理服务。采取栽下一片林,开发一片水,留下一批人,办好一个场的方式,先由集体或联户开发,然后选抽一批专门人员承包管理,办成林场、蚕场、茶场和渔场,实行企业化经营。 ❺全程服务。主要是成立经济实体型的专业开发服务组织,围绕重点开发项目,从产前信息、种苗、资金,产中物资、技术、管理,到产后贮藏、加工、销售等实行一条龙服务。 ☚ (二)农村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化事业 十六、宣城地区 ☛
1.加强领导/2.政策优惠/3.款物扶助/4.科技扶贫/5.突出重点/6.社会支援 ☚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1.加强领导 ☛ 00031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