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文化大革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文化大革命”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延续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使江西的农产品流通受到严重影响。1968年10月, 全省集体所有制的供销社商业并入国营商业, 合作商店、合作小组全部解散, 大多数人员下放到农村。这一时期, 还取缔了农村集市贸易, 小商小贩全部停业, 农产品流通渠道又呈单一化。这种只要生产、不要流通的作法, 实际上抑制了农业生产。1971年, 大多数农产品收购任务未能完成, 其中: 生猪、家禽、鲜蛋只完成原定收购任务的70%,小宗农副产品的收购任务完成还不到20%, 使城乡市场农副产品供应出现紧张的被动局面。一直到1972年9月, 省革命委员会发出 《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场管理的指示》 以后, 各地对被取消的集市贸易和传统圩日, 才有计划地予以恢复。1973年6月, 省革委批转省商业局 《关于农村基层供销社的请示报告》, 把设在农村人民公社的基层合作商店全部改为基层供销社。到1976年, 全省供销社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2.8亿元, 比 1965年增加 12.9%, 年均增长率仅为1.1%。主要品种的收购量与1965年比较, 只有黄红麻、茶叶等略有增加, 棉花、苎麻、烤烟、柑橘、瓜子、莲子、夏布等均为减少。1976年, 商业部门收购活猪317.2万头, 比1966年增长10.7%, 收购家禽增长16.9%, 收购鲜蛋减少40%。“文化大革命” 中,由于农副产品供应不足, 在城镇继续对粮、棉、油、肉实行凭票供应。 ☚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四)改革开放初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