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阳江市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部,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阳江市,下辖阳春县、阳东县、阳西县和江城区。土地面积7 813平方公里,总人口 232万人,现有耕地11. 52万公顷,其中水旱田8. 76万公顷。
阳江市地处广州与湛江两个沿海开放城市之间,与佛山、江门、肇庆、茂名市相邻,水路距港澳100多海里,水陆交通便利,广州与湛江、茂名至肇庆两条干线平行横贯东西,相距不到50公里,三茂铁路横贯阳春县境,全长140公里;东平、闸坡、北津港均可停泊500—1 000吨货轮,有24艘货轮来往于港澳至阳江之间。建设中的阳江港,可停泊万吨货轮,已于1992年投入使用。民航机场每天航班直达广州、深圳、珠海。已开通2. 95万门程控电话,手提电话、无线寻呼服务已开始实行。境内河流众多,水库星罗棋布,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4条,全长199公里的漠阳江河纵贯南北,流经全市70%的土地,库容10万立方米的水库614座。海岸线390公里,浅海滩涂达1. 33万公顷,有大小渔港15个,其中闸坡、东平、溪头、沙扒渔港均居全省10大渔港之列,海洋捕捞居全省第二位,鱼翅产量居全省首位。闻名中外的土特产有阳江豆豉、阳春砂仁、阳西蜜饯黄皮、大八益智、腐竹等远销国外,还有闻名中外的闸坡海水浴场、河北度假村、珍珠弯海水浴场以及阳春境内的崆峒岩、凌霄岩、龙宫岩、玉溪三洞等旅游胜地,每年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阳江地下矿藏丰富,已探明的有43种,主要有铜、铁、钛、铝、稀土等,石灰石储量达6 300万吨,大理石储量达1 000万立方米,铜矿储量6 155万吨。可供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达30.3万千瓦,已建成大、中、小型水电站285座,220千伏输变电站一座,110千伏输变电站5座。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得到很大发展。1992年,农业总产值30亿元,增长7. 951倍,农村经济总收入34. 34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1 115元。
(1)调整生产布局,发展渔畜林业。在改革开放中,阳江市进一步调整生产布局,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粮食生产,1990年播种面积比历史最高的1982年减少6. 4%的情况下,总产仍达79. 16万吨,比1982年增加4. 62万吨。经过调整,1992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从1978年的83: 17调整为6: 4。在经济作物中,糖蔗种植1. 2万公顷,总产70.96万吨;水果种植2. 19万公顷,产水果14. 15万吨;蔬菜种植2. 74万公顷,总产29.28万吨;香蕉由1980年种植0.06力公顷发展至1992年0.87万公顷。八十年代中期崛起的以尖椒为主体的北运菜生产,已从局部扩展至全市,1992年发展至1. 73万公顷。
渔牧林业在调整中获得全面发展:
渔业。改进渔业设施,现有渔船3 789艘,总动力21万千瓦,并配套先进设备,发展深海作业;建起10座冷库和21家冷冻加工厂,日制冰量由189吨发展到253吨。有力地促进了渔业生产发展,1992年渔业总产量达27. 16万吨,比1978年增长3.51倍。
畜牧业。1992年生猪饲养量199. 67万头,比1978年增长1. 57倍,出栏量75. 83万头,增长2. 48倍。三鸟1 139万只,增长1. 56倍。肉类总产量8.93万吨,增长2.87倍。
林业。1992年,全市有林面积从1978年的14. 77万公顷增加到34.59万公顷,宜林荒山已基本上绿化,森林覆盖率从22. 5%上升到52.3%,年生长量50万立方米。
(2)建立流通服务体系,促进商品农业的发展。在深化农村改革进程中,阳江市把建立流通服务体系,作为发展商品农业的重要环节来抓,建立起多层次(集体、联合体、个体)、多形式(服务站、购销站、果菜北运站、农贸市场)流通服务体系。至1991年,有乡村农经服务站114个,农副产品购销站388个(集体办65个,联合体办145个,个体办178个),果菜北运站645个,三鸟购销站66个,猪肉购销站21个。新办农贸市场69个,其中乡镇办18个,管理区办39个,自然村办3个,全市从事第三产业总人数有17. 5万人。1992年全市农业商品产值19. 785亿元(现行价),农产品创汇23 724. 32万元,农业商品率达66%。
(3)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乡镇企业。针对阳江市特产闻名中外的特点,在发展乡镇企业中,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并把建立土特产深加工的工业放在重要位置上,形成了以服装、小五金、编织、稀土生产加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在农产品加工中又以阳江豆豉、阳春腐竹、砂仁糖、大八益智、阳西蜜饯黄皮等加工为重点。至1992年,全市乡镇企业有55 296家,比1978年增长39.33倍,总产值19.79亿元,增长9. 64倍。
阳江市农村经济发展前景是喜人的。广东第二核电站将定址在阳江市,省政府批准的海陵经济开发区的成立,特别是中银集团在海陵经济开发区开发22平方公里筹建银海城后,阳江港到阳春 一级公路和铁路、阳江飞机场、全市一级公路在加紧规划和实施,给阳江市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至2000年,阳江市农业将通过充分运用沿海开放政策,以科技进步为主体,发挥资源优势,加速发展现代化商品农业和创汇农业,对策是;优化大农业品种、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优化农科技术和优化生产条件,落实九大商品基地和两个农业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即:4. 33万公顷热带亚热带水果生产基地;2. 67万公顷北运菜基地;22万千瓦海洋捕捞基地;1.33万公顷水产养殖基地;8万公顷优质谷生产基地;1.33万公顷糖蔗生产基地;2万公顷花生生产基地;45. 33万公顷林业生产基地;产肉量10万吨的畜禽基地;饲养10万头果子狸出口的创汇基地;以及建设集约化农业、高科技攻关、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贸易市场等功能的海陵农业经济开发区、放鸡山农业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