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生植物资源
据初步统计,福建有高等植物200多科、4 703多种,其中蕨类382种、裸子植物70种、被子植物4 251种。全省野生植物种类数量在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诸省、区之后居全国第七位。全省可供开发利用的野生植物达3 000多种。
1. 工业原料植物。主要用于生产油脂、淀粉、纤维、鞣料、橡胶等。福建野生油脂植物约有350多种,有较大的贮藏量,其中用于开发芳香油的植物有200多种。芳香油用途广泛,用于食品、香料、环境净化、医药等领域,也是重要的出口产品。富含淀粉的植物也很多, 有250多种, 可提取大量淀粉供工业利用。鞣料植物, 又称单宁植物, 全省有220种。可从鞣料植物中提取皮革工业的重要原料。
2.野生食用植物。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的食用植物,主要有淀粉糖料植物,如橡子、薯蓣、葛根、魔芋、百合、山龙眼属植物等;许多可代替精饲料,更可用于酿酒,补充粮食不足;有些还成为新兴的保健食品。维生素植物,以各种野生水果为主,在福建产量最大的有猕猴桃、余甘子等。饮料植物,除世界性的三大饮料(茶叶、可可、咖啡)外,还有若干地区性饮料植物、代茶植物等。蜜源植物, 全省蜜源植物有500多种, 是养蜂的理想场所。
3.植物药材。福建植物药材甚为丰富,已知可入药的植物约有2 000余种,不少是正常药材。在植物药材中,按药政管理分类,主要栽培品种有26种,每年收购野生转栽培和野生药材品种有160多种。主要有泽泻、青黛、使君子、藕片、田葛根、乌梅、松壳、厚朴、佛手、蔓荆子、四开青皮、陈皮、柑片、桔红、大五瓜、覆盆子等。
4.濒危植物。福建列入国家濒危植物有:沙椤、伯乐树、红皮糙果茶、香果树、格木、伞花木、杜仲、福建柏、银杏、水松、鹅掌楸、蛛网萼、金钱松、华东黄杉、长叶榧树、观光木、银鹊树、土沉香、青钩栲、天竺桂、沉水樟、穗花杉、台湾苏铁、银钟花、油杉、黄山木兰、凹叶厚朴、厚朴、天女花、巴戟天、红豆树、闽楠、青檀、紫茎、红椿、南方铁杉、长苞铁杉、长序榆、青钱柳、华南栲、天目木兰、浙江楠、石梓、半枫荷。
(一)野生植物资源
距今6 000年前, 上海地区生长着茂密的野生植物。随着历代对农业的开发, 天然的野生植被逐步缩小, 已残剩不多, 绝大部分被人工栽培的作物和林木所取代。现在还保存下来的野生植物资源, 主要在大金山、小金山、浮山3座小岛,佘山等几个山丘以及沿海一些滩涂、沙洲和内陆的偏僻港汊等。上海的野生植物到底有多少, 因历来没有开展过全面调查, 无据可考。1998年5月开始的第一次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还刚刚启动。
野生的木本植物群落, 仅在大金山、小金山和浮山三座岛上有较好的保存, 自然状态的林木生长茂盛, 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水竹林和红楠林,还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珍贵树种舟山新木姜子和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的天竺桂、常春油麻藤等。佘山等几个山头的野生树木具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性质, 主要树种有白栎、榉树、糙叶树、化香、日本野桐、黄檀等。
野生草本植物群落, 在沿海、沿江滩涂、沙洲和内陆偏僻港汊尚有分布。除了车前、一年蓬、小飞蓬、狗尾草、三叶草等陆生草本植物以外, 在河流、湖泊、池塘等水面, 还有苦草、金鱼藻、黑藻、浮萍、莼菜等多种水生草本植物。在沿海滩涂, 还有芦苇、海三棱、藨草等一些耐盐草本植物, 特别是芦苇, 生长茂盛, 不仅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而且对海滩有较强的消浪、固滩和促淤等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