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豆菜类
1.平湖青仁乌皮大豆。原名元青豆,又名黑毛豆。属豆科。原产平湖,栽培历史悠久,是浙江五大传统名豆之一。素以粒粗饱满、仁青皮黑、富有光泽、营养丰富而著称。据测定: 蛋白质含量43.55%,脂肪含量18.84%,且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元素,亚油酸含量也较高,对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起良好作用,人们常作为滋补佳品食用,又是中药的配料,还可制作优质副食品。50—60年代,平湖县常年种植面积667公顷以上,销售全国各地,作为滋补佳品和药用; 出口500吨左右,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80年代种植面积333多公顷,总产量约500吨。现生产地为平湖、上虞等县 (市)。
2. 兰溪大青豆。又名田青豆,原产兰溪,栽培历史悠久,是浙江五大传统名豆之一。子粒大而质优,色泽青翠,脐深褐,百粒重30克左右。据测定:蛋白质含量42.19%—43.65%,含油量15.69%,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食用价值高。制作各种豆制品,产品率高,味鲜美,也适宜制取大豆蛋白、大豆奶油和营养饮料等,是现代食品工业的理想原料。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深受消费者欢迎。一般亩产100公斤,高的可达200公斤。年种植面积约93.3公顷,总产量150吨。现生产地为兰溪、永康等县(市)。
3. 慈溪大白蚕豆。又名罗汉豆,原产慈溪市潮塘、坎墩、界牌一带,是浙江五大传统名豆之一。种植历史近400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豆粒扁平,微有凹凸,属大粒、阔薄型。豆肉肥厚,富有营养,食味鲜美,能加工成多种味道的佳美食品。据测定: 含蛋白质29.5%,脂肪1.49%、碳水化合物54.38%。大白蚕豆的鲜豆嫩、糯、粉,味似蛋黄,是一种美味菜肴;干豆可以制成豆粉、粉丝、兰花豆、茴香豆、砂炒豆、发芽豆等食品。远销日本、东南亚、中东等地和港澳地区,是浙江外销创汇的优质产品。全省年种植面积约13.3千公顷,总产量3万吨左右,主要分布在慈溪市及沿海地区。
4. 菱湖白扁豆。又名眉豆、鹊豆和面豆,由于豆粒形态似湖羊眼睛,又俗称羊眼豆。有500多年栽培历史,是浙江五大传统名豆之一。白扁豆具有粒粗、浑圆、色白等特点,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既是滋补佳品,又可作清凉饮料,而且还是一味良药。据测定:含蛋白质23%、脂肪1.8%、碳水化合物56.5%,还含有铁、钙、磷等矿物质。可补脾胃,化暑湿和解毒,扁豆皮有健脾利尿作用,扁豆花可治红白痢、呕吐、泄泻等症状。白扁豆与莲子同煮加糖有退热去暑、滋补身体之功能。嫩荚可作蔬菜。全省常年种植面积2千公顷左右,年产量约900吨,集中分布在湖州市郊区和德清县。
5. 衢州毛蓬青大豆。原产衢县石梁乡毛蓬村一带,是浙江优良传统名豆。以皮薄粒大、饱满色鲜、营养丰富而闻名国内外。据测定: 蛋白质含量高达47.4%,脂肪20.87%。用来做豆腐,渣少量多,嫩白光亮,味道鲜美;砂炒、油炸,酥脆松口,容易脱衣;鲜豆制成罐头,粒大、色鲜、味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年种植面积约80公顷,产量160吨,生产地为衢县和常山县。
6.舟山2号大麦。为二棱皮大麦,是舟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通过杂交选育而成,是酿制啤酒用的优良大麦品种。籽粒饱满均匀,半硬质,千粒重高。经测定:粗蛋白质含量9. 65%—11%,淀粉含量61.4%,浸出物78.11%。一般亩产225—250公斤,高的可达400公斤。主要分布在舟山市及宁波市等部分地区。
7.新昌小京生花生。又名小洋生,是新昌县传统的农家优良品种。清朝末年从北京引进,至今约有80多年历史。果形小而美观,果仁饱满,色泽金黄,香甜可口,驰名国内及港澳市场。花生仁利用价值较高,果仁含蛋白质27%,含油率48%,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食疗佳品,具有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补调气等功效。1984年全省农副产品展销会上评为质量最优产品;1985年10月全国农产品展销会上也名列前茅,已被列入全国优质商品目录。新昌县种植面积在466.7公顷左右,年产量约500多吨。主产地在新昌县、嵊州市部分地方。
8.义乌黑芝麻。是浙江芝麻品种中的上品,义乌市在明万历年间已有种植。子粒壳薄,色泽乌黑光亮,产量高,品质优。含油量高达50%—60%,蛋白质19%—25%。小磨麻油,浓香馥郁,可直接拌制各种凉菜和冷面,是烹调佐食的珍品,精制芝麻油还可制作人造奶油和化妆用品的配料。除榨油外,大量作为糖果、糕点的补助原料。还有明显的药用价值,有润肠和血、补肾和治疗脱发的功效,其油饼可作为精饲料。目前在金衢地区各县大多与其他旱地作物套种,或利用零星隙地种植。生产地义乌市,常年产量约200吨,多数销往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
9. 西湖莼菜。又名蓴菜、水葵,是多年生宿根性水生蔬菜,是杭州的历史传统名产。莼菜食味鲜美柔滑,新菜卷叶和叶柄的外面包裹着一层清如冰棱的透明胶质,是其最大特色。用莼菜作原料,可制成多种著名汤、菜。据测定:每100克鲜莼菜含有蛋白质745毫克,总糖290毫克,铁质4. 7 × 10-6,还有葡聚糖、葡糖甘露聚糖等成分,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食疗价值。莼菜长期处于半野生状态,80年代重视科学栽培,面积逐步扩大,一般亩产300—350公斤。
10. 双塘雪藕。是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盛产于湖州市郊的道场、龙溪、白雀、环渚、弁南等乡,尤以道场乡双塘村一带出产的最负盛名,已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藕表面洁白光滑,肉质鲜嫩,汁多味甘,清脆爽口。前期挖收的叫嫩藕,水分多。甜味足,宜当水果生食或作菜肴炒食,是淡季果蔬佳品。后期成熟老藕,藕身肥壮,肉质丰厚,藕孔小,富含淀粉,适合煮食或加工藕粉、醋藕、速冻藕、蜜饯等系列产品,还可用糯米灌藕煮成软糯香甜、风味独特的传统食品——熟藕,并可用鲜藕刨丝裹棕或煮粥。双塘雪藕营养丰富,据测定:鲜藕内含淀粉18%,蛋白质1%,脂肪0.08%,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维生素C以及铁、钙等矿物质。藕粉是老年人、儿童、产妇和病后虚弱者进食的滋补佳品,也是清血滋养药物。莲子有养心安神、补脾益肾、止泻固精之功能。莲心、荷叶、藕节均可入药。湖州常年栽种双塘雪藕约133公顷,年产鲜藕4 000多吨,主销沪、杭及苏南各地,加工成藕粉运销全国各大城市,醋藕远销日本等地。
11.龙船香菇。又名冬菇,唐末宋初在浙江已形成一定规模。龙泉、庆元、景宁等3个山区县是人工栽培香菇的发祥地,至今每年仍有数万人在浙江或出省栽培香菇,庆元县有“香菇之乡”的称号。龙船香菇规格严整,等级分明。分为花菇、厚菇、薄菇3等11级。香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香菇嫩滑香甜,干菇美味可口,香气横溢,烹、煮、炸、炒皆宜,荤素佐配均能成为佳肴。香菇还是防治感冒、降低胆固醇、防治肝硬化和具有抗癌作用的保健食品。随着香菇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推广,全省香菇产区扩大,1987年总产香菇 (干)1 300吨,出口龙船牌香菇(干)50吨,其中庆元县生产香菇(干)640吨,出口45吨,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东南亚地区。1993年全省鲜菇 (鲜) 产量达22.03万吨。
12. 常山猴头菇。属齿菌科,子实体白色,肉质,拳状,表面被覆菌刺,状若猴头而得名。该品种是一种木料腐生菌,以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矿物质为其营养源,是高蛋白质低脂肪食品。据测定:每100克干猴头菇中,含有蛋白质26.3克,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故有“保健食品”之称,作蔬菜鲜食,是美味佳肴,被视为席上珍品,亦可制成罐头等多种食品。猴头菌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对消化不良、神经衰弱患者有一定疗效,对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窦炎疾病有显著疗效,并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已制成复方猴头冲剂、猴菇片等药品。常山江牌罐头和干品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87年全县产鲜猴头菇861吨,产量居全国第一,销售国内各地,并出口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香港地区。
13.桐乡榨菜。又名菜头,是用茎用芥菜经过腌制压榨加工而成,故称榨菜,是浙江著名的特产。桐乡榨菜具有鲜香、嫩脆的独特风味,富含钙、铁、磷等矿物质和蛋白质。据测定: 每100克鲜菜中含维生素C18. 11毫克,干物质含粗蛋白 28. 65%、总糖15. 52%、磷0. 72%、钙0. 65%、铁215ppm。成品榨菜有块形坛装榨菜和铝箔小包装榨菜,畅销国内外。全省种植榨菜面积约20多千公顷,年产鲜榨菜约50万吨左右,加工成品榨菜16万多吨。主产地在桐乡、余姚、慈溪等市(县),尤以桐乡榨菜和海宁斜桥榨菜最著名。
14. 绍兴霉干菜。主要用大叶芥、花叶芥和雪里蕻等叶用芥菜为原料加工而成,是绍兴优良的传统名菜,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清代曾作为绍兴“八大贡品”之一,进献清廷,故有“贡菜”之称。绍兴霉干菜色泽酱褐,味鲜醇香,经久耐藏。据测定: 含氨基酸0.15%、糖0.34%,全氮0.25%,每100克含钙250毫克、磷31毫克、铁3.1毫克、维生素B0.04毫克。以霉干菜焖肉,肉酥菜软,清香扑鼻,干菜油光乌黑,猪肉红润粘糯,肥而不腻,素负盛名。干菜还可用来清蒸、油焖、烧汤,能解暑热,清脏腑,生津开胃,如加竹笋或黄豆煮后晒干,即成干菜笋或干菜笋黄豆,是上好的汤料和下酒的菜肴。现在,绍兴霉干菜的鲜菜原料在绍兴、杭州、宁波一带广为种植,常年生产商品霉干菜在250吨以上。
15. 萧山萝卜干。是用萧山市坎山农家优良品种一刀切萝卜腌制而成的一种优质加工蔬菜产品。萧山萝卜干色泽黄亮,条形均匀,肉质厚实,香味浓郁,咸淡适宜,脆嫩爽口。据孙步洲《中国土特产大全》记载:萧山萝卜干“食之有消炎、防暑开胃的作用,是早餐佐食之佳肴”。主要产地分布在萧山市的坎山、赭山、义蓬、瓜沥、城北等乡镇。其制成品行销国内20个省市以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地区,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1985年产量达到4.35万吨,是历史最高水平。
16.奉化芋艿头。在奉化市种植至少已有三四百年历史,是传统的优良农家良种。奉化芋艿头个大、皮薄、光滑、味鲜美,易烧酥。可作点心,又可作菜,用鸭子烧芋艿是一道美味的名菜。主产区在奉化市的大桥、舒家、何家、慈林、溪口、萧王庙一带,尤以萧王庙所产的最好。种植面积约670公顷,年产量约2万吨,速冻芋艿还销往台湾、港澳和出口日本。
17. 龙游小辣椒。又名铁钉椒,是用个形小,辣性强、形似铁钉的小辣椒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有名传统特产。龙游小辣椒色泽紫褐,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辣、香、脆、甜俱全,鲜美可口,并有开胃戒腻之功,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常年种植面积约13.3公顷,鲜品总产量约70吨左右,集中分布在龙游县城郊区,其加工品在北京、上海、南京、乌鲁木齐、杭州等大中城市均有销售。
18. 三家村藕粉。产区地处余杭市古运河两岸,这里地势低洼,河塘棋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盛产藕莲和藕粉,尤以沾桥乡三家村所产藕粉品质最佳,故称三家村藕粉,是西湖藕粉中的珍品,制作历史悠久,素质盛名。三家村藕粉呈薄片状,白里透红,质地细腻,洁净清香。取一点放在两指间捻之呈银光色,这是三家村藕粉的一大特点。用沸水冲泡后晶莹透明、味醇清口,既是佳点,又是滋补品。据测定:每100克藕粉中含淀粉84.29克、粗蛋白4.10克、粗脂肪0.53克、磷72.87毫克、铁17.53毫克、维生素2.11毫克。藕粉易消化吸收,尤宜婴儿、老人食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食之,儿壮母健,同时,还有健脾、生津、开胃、润肺、养血等功效。余杭市藕粉常年产量约500多吨,主销杭州、宁波、上海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