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业科研
种植业科研(包括种植业区划、土壤、肥料、育种、栽培、植保和食用菌、药用菌培育)获奖成果142项。
(1)获全国科学大会奖5项: 《红壤改良利用技术及理论研究》、《早熟早籼6044》、《水稻三化螟在隐害株内危害研究》、《化学杀雄杂交水稻》、《籼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杂优组合“汕优2号”)》。
(2)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华猕猴桃优株79—3、79—5、79—1》(并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3)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8项,其中:二等奖5项:《江西省30万亩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推广》、《小蚕片叶立体育丰产技术推广》、《旱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优质稻品种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百合”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三等奖3项:《优质稻品种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水稻以病虫综合防治为主的增产技术》、《杂交稻、常规稻、再生稻优良品种(新组合)及高产栽培技术》。
(4)获农业部技术改进奖和科技进步奖共3项,其中:技术改进一等奖1项:《晚籼良种“754”》;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籼型杂交晚稻中试及结果应用》、《苎麻当年育苗移栽当年高产优质综合栽培技术与推广》。此外,还有《江西种植业区划研究》,获国家农牧渔专业区划优秀成果奖。
(5)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研究》、《水稻品质育种的研究》。
(6)获江西省科学大会奖8项: 《早熟早籼7055》、《中熟晚籼5450、5435》、《水稻新品种74—6018》、《水稻省肥高产栽培技术》、《南丰蜜橘微量元素应用技术研究》、《旭马无籽西瓜》、《灵芝的研究》、《混合土农药“705”、“707”》。
(7)获江西省科技成果奖和优秀科技成果奖共12项,其中: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籼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杂优组合“汕优2号”)》、《中国古代土壤科学》、《优质早籼新品种“73—07”》、《化学杀雄杂交水稻赣化二号》;二等奖7项:《中熟早籼新品种秀红早9号》、《稻稻麦二熟二迟高产技术》、《甘蔗新品种“赣南75/65”(赣蔗14号)》、《江西农作物主要害虫天敌的调查》、《晚籼新品种“汕二59”》、《江西省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调查与研究》、《野败三系杂种花培后代应用价值研究》;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赣蔗1号、8号甘蔗新品种》。
(8)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101项,其中一等奖5项:《小麦×豌豆遗传物质转移研究》、《江西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光温生态和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优质高产多抗晚籼新品种“赣晚籼19号”的育成和应用》、《籼型杂交早稻“协优赣15号”》;二等奖22项: 《江西省农作物地方品种资源考察与搜集》、《籼型杂交晚稻中试及结果应用》、《江西省苎麻品种资源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应用基础研究》、《显性雄性核不育水稻的发现与研究》、《江西啮齿类调查及黑线姬鼠发生规律的防治研究》、《籼型杂交早稻组合“协优49”》、《江西红壤》、《早熟高产辣椒良种早杂2号》、《赣早籼15号的选育》、《棉花新品种“赣棉6号”的选育与研究》、《棉花新品种“赣棉七号”的选育》、《优质、高产越年生黑麦草新品种选育》、《水稻优质资源的筛选、鉴定及品质的研究》、《烤烟优质适产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白背飞虱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江西稻田肥料效应及肥力变化长期定位研究》、《大豆新品种“赣豆1号”的选育》、《大穗型水稻品种产量生理及其调控对策研究》、《江西省桑树病虫种类、发生规律及控制研究》、《杂交早稻新组合“汕优102”》、《赣芝2号新品种选育》;三等奖74项:《籼粳中间型晚稻新品种B228的选育》、《农业螨类一植绥螨研究》、《北缘地区椪柑早结、丰产、优质栽培技术开发研究》、《杂交苎麻 “宜杂二号” 选育研究》、《早籼中熟良种 “赣早籼14号”选育》、《中低产田综合改造和增产配套技术研究》、《稻瘟病菌种群与品种抗性田间监测试验研究》、《低芥酸油菜新品种 “赣油10号” 的选育及应用》、《石89—A型节能烤烟房》、《香菇优良菌种筛选和菌袋制作技术改进与推广》、《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推广应用》、《水直播稻栽培技术》、《红壤性水稻土无机肥连施生物效应与肥力特性研究》、《双杂吨粮生理生态指标及应用研究》、《油菜菌核病测报与防治的研究》、《早籼泸红早1号新品种推广应用》、《柑橘线虫病发生与防治研究》、《赣北一季杂交稻再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薄荷防治棉花枯萎病技术研究》、《花生良种 “赣花二号” 的选育》、《早籼早中熟品种——“赣秀早1号”》、《水稻高产优质低耗栽培技术模式应用研究与推广》、《甘蔗长蝽生物学与防治研究》、《优质芝麻 “赣芝1号” 的选育》、《籼型杂交早稻协优赣7号的推广应用》、《棉花锌素营养与施用技术的研究》、《杂交水稻母本撒直播制种技术研究》、《甘蔗新品种赣南76—567的选育》、《杂交稻二化螟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耐旱棉新品种 “赣棉8号” 的选育与研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赣南橙类品种引进及比较试验》、《水田早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早籼新品种丽湘早5号(赣早籼28号) 选育》、《江西省农业土壤库研究》、《红壤潮土上施用微肥和稀土对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油菜优化测土施肥中参数的研究及大面积示范推广》、《硫酸更乐霉素原料药开发》、《大面积油菜综合增产技术》、《钴60辐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杂交苎麻 “宜杂一号”选育研究》、《食用菌绿色木霉、产黄青霉、构巢曲霉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鄱阳湖区棉花高产、优质、低耗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优质早籼早熟种赣早籼27号选育》、《杂交中晚稻强优势组合 “献优63”》、《江西玉米害虫及其天敌类调查与综合防治研究》、《水稻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鄱阳湖区冬季农业开发的研究》、《花生新品种 “赣花5号” (原辐16—24) 的选育》、《膨大素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推广》、《花生新品种“赣花3号” 的选育及应用》、《双季稻水稻区叶龄模式应用研究与推广》、《水稻田改种棉花模式研究与综合技术推广应用》、《辣椒疫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农业害虫统计预测技术研究》、《利用智利小植绥螨综合治理蔬菜、柑橘上叶螨的研究》、《芦笋茎枯病发生与防治研究》、《茶黑毒娥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及防治技术研究》、《棉花高产、优质、低耗计量模式施肥的研究》、《甘薯根腐病与抗病品种应用研究》、《江西省棉花栽培技术规程实施示范与推广应用》、《三千亩板栗良种——毛板红早结丰产技术》、《江西烟草病害调查鉴定及烟草黄叶病发生与防治研究》、《沼液防治棉花枯萎病技术研究》、《金针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椪柑早结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双季稻吨粮田定位建档追踪研究》、《优质晚籼江西香丝苗 (赣晚籼22号)》、《水稻原生质体培养技术研究》、《水稻产量全程跟踪预报方法研究》、《水稻广亲和基因的研究》、《江西低丘红壤开发模式的优化及应用研究》、《白莲腐败病的研究》。此外, 还有 《金橘低产园改造》, 获江西省星火人才培训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