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种植业区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种植业区划

(一) 种植业区划

北京郊区的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蔬菜、经济作物、饲草作物和绿肥作物等。在保持乡(镇)界限完整的前提下,依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种植业生产布局、种植制度、发展途径的相对一致性,将京郊种植业生产划分成3个一级区、9个二级区。一级区反映种植业生产的最基本地域差异和长期历史发展形成的种植业生产基本特征。二级区是一级区中具有特定生态条件、相似作物结构布局和种植制度的连片区域。3个一级区是:
1.平原粮经菜一年两熟区。本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通县、大兴、房山、昌平、怀柔、平谷、密云等县区平原地区的155个乡镇、农场,大部分耕地为洪积平原微倾斜平地,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下。主要土壤为潮土、褐潮土、潮褐土、菜园土、水稻土等。多数地区处于富水区和弱富水区,水利条件相对较好,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90%。本区以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粮田占耕地面积的80%以上,是全市农业生产的主要基地。其中,近郊区位于永定河冲积平原中部,地势较高,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小麦、玉米、水稻和经济作物的集中产区。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近郊区的大量耕地被征占,限制了种植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东南部平原为冲积低平原,是全市低洼易涝区,砂质土壤多,自然条件差,限制因素多。耕地复种指数152%,粮田复种指数166%,以一年两熟制为主,但稻田的一年一熟制也占有相当比重。随着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东南部平原可在地力和生产水平较高的地方发展稻麦两茬复种,建立以水稻为主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西瓜生产基地。东北部平原土壤质地偏沙,地形平坦,适于发展粮食和花生生产,是全市花生集中产区。为发挥东北部平原的优势,应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和农田水利建设,增施磷肥,培肥地力,建设成商品粮、油基地。东部和西南部平原自然条件优越,土地生产力水平较高,是先期实现小麦、玉米两茬平播的地区,也是北京市的粮仓之一。本区分4个二级区:平原中部(近郊)小麦、玉米、水稻一年两熟区,平原东南部(东南郊)小麦、玉米、水稻、油料一年两熟少熟区,平原东北部(油料区)小麦、玉米、油料两熟少熟区,平原东部、北部、西南部小麦、玉米、水稻一年两熟区。
2.半山丘陵粮食两熟少熟区。本区包括海淀、丰台、房山、门头沟、昌平、怀柔、密云、平谷等县区的51个乡镇,位于平原与山区的过渡地带,海拔100~400米。人多地少,地形复杂,热量条件仅次于平原区,年平均气温10~11℃,≥10℃积温3 700~4 100℃,年降水量600~700毫米,个别地区达750~800毫米。土壤主要为褐土和山地淋溶褐土,有机质含量1.1%~1.6%,较平原地区稍高。作物种植制度以一年两熟制为主,耕地复种指数155%,粮田复种指数166%。本区适于种植玉米、小麦、杂粮和开展多种经营。其中,西部半山丘陵区大多处于山前暖区,热量条件较好,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这两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各占粮田的40%左右。但是这一地区水资源缺乏,灌溉条件较差,土层薄,土壤肥力偏低,水土流失严重,地势高低不平,有碍农机作业。因此,西部半山丘陵区应大力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善生产条件,建设高产稳产田。东部半山丘陵区的潮白河、安达木河、清水河地带,河谷开阔,阶地发育,地势平坦,土层较厚,水源丰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化程度较高,可建成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他地方则应因地制宜,适当增加杂粮种植面积,并开展多种经营。本区分2个二级区:半山丘陵西部(西山区)小麦、玉米两熟少熟区,半山丘陵东部北部(燕山区)小麦、玉米两熟少熟区。
3.山区粮食一熟少熟区。本区包括房山、门头沟、昌平、延庆、怀柔、密云、平谷等县区的71个乡镇,海拔高度400~1 500米。大部分地区为中山、低山侵蚀山地和山间河谷,土层较薄,水土流失严重,气温低,干旱缺水,生产条件较差。土壤类型主要为山地棕壤、山地褐土等,质地复杂多样,养分含量较高。人均耕地0.1公顷,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的38.3%。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为主,耕地复种指数125%,粮田复种指数129%。本区以粮食生产为主,是京郊杂粮的主要产区。其中,延庆盆地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较好,对发展农业生产有利。其粮食种植面积占耕地的80%,油料等占20%,种植制度以一年一熟制为主,部分为两年三熟制和套种两熟。在作物生产结构上,延庆盆地应增加玉米种植面积,并根据市场需要种植谷子、高粱、大豆等杂粮和土豆、西瓜等经济作物。怀柔县中北部汤河、白河河谷地带,水资源相对丰富,热量条件较好,耕地复种指数143%,粮田复种指数151%,以两年三熟制为主,也有部分一年两熟和一熟。粮食生产以种植玉米、高粱、谷子、豆类为主,向阳河谷地种植冬小麦和部分春大麦、春小麦等夏粮作物。当地农民有精耕细作的习惯,粮食生产水平在全市位居前列,因此怀柔县北部川地可建成商品粮基地。其他山地气候高寒,干旱坡陡,土层薄,易流失,土壤障碍因素多,水资源缺乏,以生产杂粮为主,种植制度一般为一年一熟,农业生产水平较低。本区分3个二级区:山区西北部(盆地)玉米、小麦、杂粮(土豆)一熟少熟区,山区北部(川地)玉米、小麦、杂粮一熟少熟区,山区东部、西部和北部(坡地)玉米、杂粮一年一熟区。

☚ 三、产业区划   (二) 蔬菜区划 ☛
0000133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1: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