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现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现状

(一)现状

1994年,安徽总人口为5 938万人,居全国第八位。其中,农业人口为4 926万人,占总人口的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安徽农业人口具有基数大、增长速度由快渐慢、占总人口比重逐年减小、文化素质逐年提高等特点。

☚ 第一节 农业人口与农村劳动力_一、农业人口   (二)变化情况 ☛

(一)现状

(一)现状

(1)灌溉。贵州水资源用于农田灌溉,历史悠久。三国时已有龙骨车车水灌田,唐代进而修堰筑塘库灌溉,元代出现筒车提水,明清两代“拦河修堰”,“围泉筑坝”工程渐多,但发展缓慢。迄至1949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仅285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10%。新中国成立后,灌溉事业发展较快,迄至1990年全省各类灌溉工程8万多处,有效灌溉面积为845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30%,占稻田面积的70%。其中,蓄水工程2万多处,有效灌溉面积333万亩;引水工程5万多处,有效灌溉面积368万亩;拦水工程1万多处,有效灌溉面积124万亩。
灌溉工程的建设,使全省几十个万亩大坝有水灌溉,20个商品粮基地县的60%的稻田不受干旱威胁。全省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296万吨增至1990年的721万吨。水利发挥了命脉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很显著。此外,还有发电、养鱼、供水等综合效益。
(2)水力发电。1990年全省水力发电装机容量为133.3万千瓦,其中,国家电网87.4万千瓦(不计入花溪、小修水电站为86. 9万千瓦),地方小水电为45. 9万千瓦。按装机规模划分,大型电站1处(乌江渡)63万千瓦,中型电站3处17. 7万千瓦(猫跳河上窄巷口4.5万千瓦,红林10.2万千瓦,红岩3.0万千瓦),小于2.5万千瓦的小型电站52. 6万千瓦。1990年水电年发电量37.2亿千瓦·小时,其中,地方小水电10. 6亿千瓦·小时,因属特枯水年,年发电量比上年减少8%。
水能资源的开发,不但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还为发展火电工矿业和旅游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地方小水电看,全省共有水电站1 151处,2 288台机组,总装机45.9万千瓦。其中,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单机5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共84处,192台,23.46万千瓦。这些小水电站分布于全省各地,拥有高压输电线路3. 9万千瓦,供电变压器43.8万千伏安。全省86个县(市)中有82个县(市)建有小水电站,其中,55个县主要由小水(火)电供电,18个县的装机容量已达1万千瓦以上。1990年已有77%的乡,62. 7%的村,50.5%的农户不同程度地用上了电。地方小水电为发展农业、地方工业以及广大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
(3)城镇供水及农村饮水。城市生活、工业用水,至1990年已初步形成了以贵阳等8城市为中心,以火电、冶金、化工、建材、煤矿、磷矿开采等独立供水的大、中型企业为骨干的工业、生活供水体系。全省自来水公司共建有水厂23个,城市供水人口约270万人,1990年供水1.65亿立方米,自备水源供水2. 9亿立方米,共4. 55亿立方米。遵义、凯里、六盘水市钟山区各建水厂1个,规模分别为5、4、3万吨/日,年供水量(计划)4 450万立方米。广大农村饮水,多为利用灌溉工程综合供水或各自分散兴建小型工程解决。迄至1990年,全省已解决450万农村人口,近300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现尚有270多万人,约20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需进一步解决(表1-3-4)。

表1-3-4 1990年主要城市供水情况

城市名称自来水公司水厂
(个)
城市供水人口
(万人)
供 水 量(万立方米)
自来水公司自备水源合 计
贵 阳市7112.711 7892 50014 289
六盘水市663.963814 98315 621
遵义市231.61 2417 3008 541
铜仁市28.5450114564
兴义市18.5365501866
安顺市215.05213524
凯里市112.66805151 195
都匀市213.27832 9933 776
合 计23266.016 46728 90945 376

注:资料来源于1990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

☚ 四、开发利用现状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

(一)现状

(一)现状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部分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再上新水平的一条基本途径,也是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在农村改革中建立起来的集体经济双层经营体制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制度。家庭承包经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旺盛的积极性, 但是必须看到它的局限性。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一些事是一家一户干不了和干不好的。即使是干得了的事, 由于一家一户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条件不同, 经营效益差别也很大。通过服务体系向农户提供高质量的统一服务, 可以解决这些难题, 节省人力财力, 减少家庭经营的不均衡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作用的加大, 湖南省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各级各部门和乡村合作组织做了大量的工作,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 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为依托,以乡村合作组织为基础, 以农民自我服务为补充, 联结千家万户, 覆盖各行各业, 纵横交错、衔接配套的服务体系网络。
1.国家经济技术部门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湖南省农业、林业、水利、乡镇企业,以及气象、科研、供销等部门已基本形成十大服务体系: 即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服务体系、良种繁殖和供应体系、饲料生产供应和监测体系、植保和防疫体系、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农机供应和修理服务体系、水利建设和管理服务体系、林业科技和林业建设服务体系、企业管理服务体系、农村供销服务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急需解决的服务问题, 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2.乡村合作服务有了较好的基础
。1995年, 全省有80%的乡镇建立了农科教中心, 90%的乡镇建立了农技站,90%的乡村建立了农机站, 80%的乡镇建立了水管站,73%的乡镇建立了林管站, 95%的乡镇建立了经管站, 所有乡镇都建立了畜牧兽医站和乡镇企业办, 部分乡镇建立了供种站、水产站和能源站。村级合作服务明显增强, 村建各类服务组织17万多个, 平均每个村3.5个, 有90%的村都能搞一些基本的服务, 其中45%的村服务项目达到5项以上。
3.农民自办的专业服务组织迅速发展
。各种民间服务组织普遍建立。农民自办的专业服务性公司、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研究会、服务性联合体等已发展到近2万个, 各种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发展到近50万户。
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多种多样, 各具特色, 正在朝着与商品生产方式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方向演进, 由过去那种单凭口头传授技术和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的行政指挥型, 转变为生产经营、技术指导、销售加工、储存运输成龙配套的系列服务型。主要的形式有社区合作综合服务, 技、物、政集团承包服务, 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农科教综合服务双向承包, 基地建设配套服务, 专业合作服务, 综合经营服务等等。
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做好系列化服务工作。如湖南宁乡畜牧局牧工商公司, 围绕牧业生产, 面向全县农户, 从供应良种、配合饲料、优质防疫、科学饲养以及搞活购销等方面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形成了系列化服务的“流水线”, 被农业部肯定为 “公司加农户” 的新模式, 使全县畜牧业连年稳步发展, 畜牧业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 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二)措施 ☛

(一)现状

(一)现状

1995年,新疆总人口1 661. 3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 109. 37万人,占66.78%。农村人口中,有乡村人口 866.43万人,农林牧渔场人口242. 94万人;地方935. 51万人,兵团173. 86万人;牧业人口 92. 58万人,其中地方86. 33万人。详见表3-1-1。

表 3-1-1 1995年农村人口


单位: 万人

地 区农 村 人 口其中:
牧业
人口
地 区农 村 人 口其中:
牧业
人口
乡村
人口
农林牧渔
场 人 口
合计乡村
人口
农林牧渔
场 人 口
合计
全区合计
一、 地 方
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市
吐鲁番地区
哈密地区
昌吉州
伊犁地区
塔城地区
866.43
864.70
12.73
0.22
38.19
16.81
67.15
110.62
44.33
242.94
70.81
1.92
0.07
0.93
1.55
4.21
17.24
11.03
1 109.37
935.51
14.65
0.29
39.12
18.36
71.36
127.86
55.36
92.58
86.33
2.21
0.06
0.58
2.39
9.38
18.94
10.16
阿勒泰地区
博尔塔拉州
巴音郭楞州
阿克苏地区
克孜勒苏州
喀什地区
和田地区
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4.76
17.91
37.65
112.80
30.89
223.06
127.59
1.73
8.23
3.55
6.40
10.02
1.31
3.40
0.96
172.13
32.99
21.46
44.05
122.82
32.20
226.46
128.55
173.86
12.55
2.68
4.48
4.98
9.26
4.11
4.56
6.25
☚ 第一节 农村人口与劳动力_一、农村人口   (二)构成 ☛
000208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