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故宫博物院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下来的两座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占地6万多平方米,全部建筑300多间,共组成20多个院落。按其布局,可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以中路为主体,东、西路为两翼。东路建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主要建筑是大政殿和十王亭。为清入关前,以八旗制度为核心的军政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中路建筑的主体部分位于沈阳城区的中心部位上,建于清太宗皇太极时期,南端始自大清门,依次向北为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诸多建筑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许多对称式的附属建筑。西路建筑为清入关后续建,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主要有:戏台、嘉荫堂、仰熙斋和文溯阁等。沈阳故宫博物院是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大型博物馆之一,属于清代历史、艺术性质的博物馆,藏品丰富,陈列内容多样,以满族风格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