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氮肥工业
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发展氮肥工业有优越的条件。氮肥工业建设,是从中型氮肥厂起步的,紧接着建成一大批小氮肥厂,然后是引进两套大型化肥生产装置,大批量生产。总的发展顺序为中一小一大。其具体步骤是:50年代兴建了中型的四川化工厂;60年代,建成泸州天然气化工厂,同期兴建了成都化肥厂等几个小氮肥厂;70年代,川化、泸天化引进建成两套大型化肥装置,自贡鸿鹤化工总厂建成了中型的合成氨装置,并有一大批小氮肥厂建成投产;80年代,进入以调整产品结构为重点和以节能技改为中心的发展时期,并在川化成功地建设了我国第一套20万吨合成氨国产化装置,还开始了四川天然气化工厂年产3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的大型化肥装置的建设。到1990年底,全省共有氮肥企业98个,其中大型企业2个,中型企业1个,小型企业95个,合成氨生产能力达241.14万吨,氮肥生产能力163.78万吨。由于天然气供应不足,当年生产合成氨194.1万吨、氮肥130.01万吨。目前,川化拥有年产18万吨合成氨、11万吨尿素装置(老系统)和从日本引进的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的大型化肥装置,是我国最大的合成氨生产企业。泸天化,则以引进英国、荷兰、美国的年产10万吨合成氨、16万吨尿素和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两套成套生产装置,成为我国最大的尿素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