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候条件的综合评价
云南气候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地区差异悬殊,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幅较大,气象灾害频繁。
1.光能资源丰富,光合生产潜力大。云南省内绝大多数地区不仅太阳总辐射最多,辐射强度大,而且日照时数多,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进行,加之全年基本上都为生长季,光能资源可得到充分利用。
2.热量资源充裕,作物的生长季节长。全省除少数高寒山区及滇东北部分地区外,各地全年日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作物全年都能生长。滇中以南多数地区以及金沙江河谷部分地区,全年大部分时间日平均气温均在10℃以上,喜温作物全年都可生长,这对增加复种指数,提高产量,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是十分有利的。
3.雨量充沛,年内季节变化大。云南受季风之惠,省内多数地区雨量充沛。冬夏半年由于控制云南的气团性质截然不同,使云南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差别,降水季节变化大。干季降水较少,冬春干旱常常发生。雨季降水集中,尤以6~8月降水更多,时有局部洪涝灾害发生。
4.雨热同季,夏温略嫌不足。云南水热资源以夏半年为最优。夏半年气温高,降水量多,雨热同季,配合较好,使热量和水分能够在作物积极生长期内充分发挥作用,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滇中及以北地区,夏季温度强度不高,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5.气候资源地区差异大,垂直变异显著。云南光、热、水资源充足,但地区差异大。光能资源金沙江河谷地带为全国高值区之一,滇东北北部为全国最少的地区。省内热量条件南北、东西之间差异颇大,既有北热带气候,也有寒温带气候。水分资源地区差异悬殊,多雨湿润地区和少雨干旱地区降水量相差数倍乃至更多。云南气候资源除上述水平差异外,垂直差异也十分突出。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高,降水量少,光照多;山区海拔高,气温低,降水量多,光照少,“立体气候”特征明显。
6.气象灾害频繁,成灾损失大。云南由于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加上季风气候的变异性,便得气象灾害发生频繁,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影响。云南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冰雹、霜冻和大风等。云南气象灾害有“种类繁多、发生频率高,成灾损失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