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民间节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民间节日

(一)民间节日

1.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最盛大隆重的传统节日,也叫作 “过年”,以夏历元旦,即正月初一为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清扫房院,准备大量丰盛的食品,祭祀祖先,燃放爆竹,走亲访友,贺喜拜年。
2. 肉孜节
。又译为“开斋节”,是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穆斯林群众隆重的宗教节日。伊斯兰教规定,在教历9月进行斋戒,为期29天,看见新月牙出现时即进行开斋,次日即为开斋节。斋月斯间,每天破晓后到日落前,禁止进水进食。由于伊斯兰教历法规定一年为354或355天,因此每公历年的肉孜节比上一年提前10~12天。回族把肉孜节当做大节,称 “大尔迪”。
3. 古尔邦节
。在新疆习惯称为“库尔班节”,回族意译为 “宰牲节”,是回历的新年,时间在肉孜节之后的第70天,是维吾尔、哈萨克等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最隆重的节日。据伊斯兰教典籍所载,远古时,安拉(真主)为证实先哲伊卜拉欣对他的忠诚,降下启示,令他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把儿子带到弥纳山上,当父亲的刀子割在儿子的喉管上时,安拉又降下旨意,用一只羊替代了。自此以后,穆斯林把宰杀羊只作为一种具有神圣意味的事。在古尔邦节的早上,在做过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早祷之后,家家都要宰杀羊只,准备丰盛的食品,相互拜节,互致祝贺,欢乐的人们伴随着热烈的纳格拉鼓和唢呐跳起欢快奔放的萨满舞。
4. 那吾鲁孜节
。哈萨克族的隆重节日。每年春分的那一天,哈萨克族都要过“那吾鲁孜”节。因为哈萨克族使用自古相传的十二生肖纪年法,而春分那一天白天和黑夜长短一样,他们就把它作为新年,送旧迎新,预祝丰收。节日那天,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奶疙瘩、大麦、小麦、小米、大米等七种食物混合做成“那吾鲁孜” 饭。
5.诺劳孜节
。柯尔克孜族的隆重节日。柯尔克孜族也用十二生肖纪年,但他们的十二生肖和哈萨克族、汉族的不同,他们用 “鱼”代替 “龙”,用 “狐狸”代替“猴”。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十二年轮回一周,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为 “诺劳孜”节。过节时,家家户户都用小麦、大麦等七种以上食物做成“克缺”饭,预祝丰收。节日傍晚,要在门前的火堆跃过,说是这样可以消灾,人畜两旺。
6. 那达慕大会
。是蒙古族人民最隆重的大型聚会活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蒙古族人民选择一肥美草原举行盛大集会,会上要进行赛马、射箭、摔跤比赛和各种娱乐活动。现在那达慕大会已经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文化盛会。
7. 西迁节
。锡伯族的隆重节日。史载,清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从盛京(今沈阳)抽调锡伯族官兵1 020名,携眷到伊犁河南岸屯驻,于翌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胜利到达新疆。因此,锡伯族把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作为民族的纪念日,要举行隆重的纪念庆祝活动,家家户户欢聚在一起,弹起墨尔呐琴,跳起欢快的 “拜伦”舞。
8. 巴罗提节
。塔吉克族的隆重节日,每年斋月以前的一个月要举行巴罗提节。节日里家家户户都要用一种名叫 “卡乌日”的草,裹上棉花,涂好酥油,做成火把,一到傍晚,全家每人点亮一个火把,做完祈祷后,便把火把放在中央,全家围坐在一起吃节日的晚饭。节日的夜晚,每家还要扎上一个大的“卡乌日”火把,用长杆插在房顶上,招致吉祥。男女老少欢歌嬉戏,彻夜不眠。
9.撒班节
。塔塔尔族的隆重节日,每年春天选择一个日子举行。这个一年一度的盛会,多在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会上有歌舞、摔跤、赛马、拔河等集体活动。群众最喜欢的是“赛跑跳”,每个参加者把一个鸡蛋放在勺中衔在咀里,鸡蛋不能落地,最先跑到的就是优胜者。

☚ 四、民俗民风   (二)风俗民情 ☛
000216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