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林种树种演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林种树种演变

(一)林种树种演变

山东省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其优势树种,主要的科有杨柳科、壳斗科、桦木科、榆科、豆科、胡桃科及玄参科。在丘陵和山地主要有麻栎、栓皮栎、槲栎、檞树、赤杨、辽东桤木、枫杨、毛白杨; 在平原主要有杨属、泡桐属、旱柳、白榆等。针叶树主要有赤松、油松和侧柏。由于原始植被破坏早,次生林又反复砍伐破坏,山丘地区土壤日益干旱瘠薄,以栎类为主的阔叶树,逐渐由耐干旱瘠薄的针叶树所代替,栎类面积日益缩小,松、柏林逐渐扩大。19世纪末省内外树种相继引入,现山东的主要山地造林树种除赤松侧柏外主要是外地引入的黑松、日本落叶松、刺槐; 在平原地区主要是国外引入的黑杨类杂交杨、兰考桐、紫穗槐; 庭院树多为雪松、法桐和冬青等; 苹果、葡萄也多系从外地引入的品种。乡土树种除赤松、侧柏、毛白杨、楸树、楸叶桐尚有少量栽培。
林种多是由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而营造的不同类型的森林。建国前没有林种的划分。1961年省森林资源清查时,始按林种作调查统计,近30年来,随着土壤条件的改善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原干旱瘠薄的荒山,以营造防护林为主的地方,开始在山中下部土层深厚处改建成经济林或用材林。原海滩和内陆沙荒地条件改善后,原来只宜造防风固沙林的地方,多改建为用材林或经济林,防护林面积相应缩小。建国以来不同时期林种变化情况见表4-3-9。

表4-3-9 山东省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林种比例表

单位: 万亩
年 份合 计用材林防护林经济林其他林
面 积比例%面 积比例%面 积比例%面 积比例%
1949485.0        
1961
1974
1978
1988
111.2
1 981.9
1 357.1
2 401.2
162.1
440.0
152.1
342.2
14.6
22.2
11.2
14.3
566.2
980.1
700.8
711.6
51
49.5
51.7
29.6
375
557
499.3
1 300.8
33.8
28.1
36.9
54.2
6.7
4.7
2.8
46.2
0.6
0.2
0.2
1.9

从表4-3-9中可明显看出1988年和1961年相比,用材林所占比例,维持在14%左右,而防护林由1961年的51%,下降到1988年的29.6%; 经济林由1961年的33.8%,上升到1988年的54.2%。显示了林种变化情况。
1. 用材林树种结构。1961年用材林162.1万亩,主要树种是: 松类占35%,刺槐占27.4%,杨柳占26.2%,侧柏占1.6%,其他树种占9.8%。1988年用材林342.2万亩中,松类占12%,刺槐占37.1%,杨柳占38.7%,侧柏占1.57%。看出用材林中速生树种刺槐和杨柳类比例的加大,松类比重的相对减少。
2. 防护林树种结构。1961年防护林566. 2万亩,主要造林树种是: 松类占68.4%,刺槐占7.8%,杨柳7%,侧柏9.1%。1988年防护林711.6万亩中主要树种松类占52.72%,刺槐占22.42%,杨柳占4.1%,侧柏14.58%。看出防护林中刺槐比重的增加和松类的减少。
3. 经济林主要树种结构。1961年375.2万亩经济林中,木本粮食(枣、柿、板栗)占10.3%,木本油料(核桃、花椒)占3.1%,水果(苹果、山楂、梨、葡萄、桃、杏等)占25%,编条林占12.8%,桑园占1.8%,柞岚占46.5%。1988年1300.8万亩经济林中木本粮油占3.97%,木本油料占2.89%,水果占80.5%,编条林占5.9%,桑园占1.34%,柞岚占5.45%。近30年来,水果林发展的迅速,其中苹果已达673.2万亩,占经济林总面积的51.78%,为山东第一大水果林,其次为山楂(12.36%)、桃(6.23%)、梨(5.07%)。干果(包括木本油料和木本粮食)面积虽较1961年有增加,但占经济林比重在下降。
☚ 三、林种树种结构   (二)林种树种结构 ☛
000177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