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一)林区开发建设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一)林区开发建设 (一)林区开发建设1.林区开发建设的顺序与布局。1949—1956年,林区开发建设主要集中于盆周散生林区。当时成立了川东、川西、川南、川北4个伐木公司。1956年以后,转入开发川西北高山原始林区。为了保证木材生产的发展,结合四川林区沿河水系分布的特点和公路、铁路运输尚无条件的实际情况,确定先期开发岷江、大渡河的杉木林区,加快成、过熟林的采伐利用,并按照由近及远、先易后难、便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运用人力采伐集材、沿河单漂流送的方式,实行简易投产。60年代后,随着机械、石油、汽车工业的发展,为提高林区机械化水平、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开展木材综合利用、减轻劳动强度、加强营林更新、建设林区道路网等方面,都提供了有利条件。70年代,一方面强调“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一方面又采取边设计、边建设、边生产的“三边”措施。这期间,虽然明确提出了“以营林为基础、青山常在、永续作业”的方针,但由于森工基建投资不足,森工企业仍然得不到全面发展,以致集中过伐,简易投产的现象仍然存在。 表3-3-9 川西北林区采伐企业建立时间及规模
另外,还有已撤销的川北森工局(1958年)、石棉森工局(1963年)、宝兴森工局(1960年)、马边森工局(1962年)等。表列26个森工局中,康定森工局已在1971年撤销,卧龙关森工局因改划为卧龙自然保护区,在1975年撤出成立了松潘林业局。表列的24个企业,岷江水系占4个,大渡河水系占11个,雅砻江水系占6个,金沙江水系占2个,白龙江水系占1个。 2. 生产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建设,四川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森林工业体系。现有重点采伐企业25个,水运企业3个(岷江木材水运局、大渡河木材水运局、雅砻江木材水运局),筑路企业3个,拥有职工59 533人。解放以来,这批企业为国家提供商品材1亿多立方米; 修筑林区公路13 000多公里(其中等级公路3 900公里); 修建大中型桥梁100多座; 架设架空索道814条,总长7 913公里(其中动力索道759条,长7 859公里); 扩修运材渠道1 000多公里; 修建了10余个林区中小型水电站; 建立了20余个贮木场和一批木材加工企业,以及与森工企业配套的松香厂、紫胶厂等林化企业。到1990年,累计上缴税利16.5亿元,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繁荣民族地区经济作出了贡献。 在对现有森林资源采伐利用的同时,川西林区逐步加强了采伐迹地营林更新工作,加快了后续资源的培育。到1990年,森工更新造林成效面积达30.4万公顷(其中迹地更新28.4万公顷),郁闭成林13万多公顷。 ☚ 三、林区开发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二)自然保护区建设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