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服务体系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服务体系建设

(一) 服务体系建设

在70年代,农业机械管理服务部门提供的农田作业、农田运输服务以及所建的三级维修网、供应网已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快速发展的需要,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始发展壮大,并逐渐形成网络。
天津市农业机械化服务网络包括管理、科研推广、教育培训、供应、修理、监理等六方面,由市、区县到乡镇、村,自成体系。到1995年,全市共建成各类农业机械服务组织53 595个,覆盖全市农村90%的村,服务项目达35项,从业人员达到134 272人(见表2-4-6)。

表2-4-6 农业机械主要作业项目水平

年份机 耕机 播机 收农业
机械
作业量
面积
(万公顷)
占耕地
面积比
重(%)
面积
(万公顷)
占播种
面积比
重(%)
其中:小麦机播面积
(万公顷)
占播种
面积比
重(%)
其中:小麦机收
面积
(万公顷)
占播种
面积比
重(%)
面积
(万公顷)
占播种
面积比
重(%)
亿标准亩
1952
1957
1962
1965
1970
0.03
4.96
12.84
20.35
21.1
0.06
9.1
28.23
41.99
41.08
         
197534.7341.089.0312.6  0.630.9   

(续)

年份机 耕机 播机 收农业
机械
作业量
面积
(万公顷)
占耕地
面积比
重(%)
面积
(万公顷)
占播种
面积比
重(%)
其中:小麦机播面积
(万公顷)
占播种
面积比
重(%)
其中:小麦机收
面积
(万公顷)
占播种
面积比
重(%)
面积
(万公顷)
占播种
面积比
重(%)
亿标准亩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40.92
39.05
38.03
36.59
34.26
35.10
35.99
87.36
84.14
82.14
79.36
74.7
77.29
80.52
15.43
14.15
10.99
8.96
7.65
7.91
7.12
24.6
21.2
17.25
14.69
12.57
12.69
11.97
  1.55
1.55
0.91
0.63
0.46
0.1
0.13
2.46
2.33
1.37
1.04
0.76
0.16
0.21
1.4
1.43
0.67
0.35
0.25
0.1
0.12
6.6
7.3
3.9
2.5
2
0.6
0.2
1.03
1.05
0.74
0.66
0.79
1.06
1.36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38.10
39.17
39.27
39.19
39.24
39.52
40.65
38.47
39.93
38.08
87.94
90.9
91.67
91.82
93.53
95
94.56
89.73
95.05
92.66
6.69
7.88
9.91
10.37
12.65
13.93
17.13
17.01
17.22
19.5
11.55
13.74
17.17
18.07
22.06
28
29.87
26.75
31.65
34.05
6.28
7.28
7.96
7.91
9.68
10.41
11.13
9.14
11.5
12.26
44
52
57
56
68
72
80.6
76.38
81
82
0.31
2.5
6.28
7.86
9.72
10.32
11.95
11.83
10.32
12.3
0.55
4
13
15
20
21
20.84
21.08
18.96
21.47
0.25
2.38
6.12
7.63
9.43
10.12
11.51
9.16
9.96
11.88
1.6
17
44
54
67
70
80
76.6
83
84
1.55
1.61
1.71
1.72
4.11
4.45
4.41
5.35
4.58
4.54

1973年10月,天津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成立,主要职能是负责各郊区县农业机械的发展规划和管理、供应、修配、培训、技术推广等业务的指导和管理工作。1980年11月,在增加对8个郊县农业机械生产厂产、供、销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天津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更名为天津市农业机械局之后,随着天津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天津市农业机械供应公司划归市农业机械局管理,以及天津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天津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天津市农业机械物资供应站、天津市农业机械监理站等单位的设立,市级农业机械化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健全,郊县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体系相继建立完善,12个有农业区县的均设有农业机械管理局和与市级相对应的培训、修理、监理、推广等服务机构。
公社农业机械管理机构是随着大队、生产队农业机械的发展而逐步形成。1973年以前,大队和生产队的拖拉机主要靠公社农业机械站指导管理。到1974年,随着队营拖拉机的快速增加,为加强村队的农业机械管理,有23个公社建立了专门的农业机械管理站。1974年底,公社农业机械管理站已发展到74个,到1979年,公社农业机械管理站达到213个 (包括渔业公社),公社一级基本上都建立了农业机械管理机构。同年12月,市农委批准给各公社农业机械管理站定编亦工亦农协勤人员2~3人,平均每个公社2.5人,工资由农业机械事业费中定额补贴开支,人员由公社和郊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共同管理。1988年12月,市劳动局将乡镇亦工亦农的253名农业机械协勤人员转为国家正式合同制工人。1989年8月,市编委又给各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定编为4~5人,乡镇纳入编制的农业机械管理人员达到792人。1992年10月,市编委正式下达乡镇的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站编制1 072人,乡镇农业机械管理机构日臻完善。1985年,武清县泗村甸乡试办了服务于数乡镇的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站,受区县农业机械管理局直接领导,管理服务内容由管理扩大到监理、培训、供应、修理和新技术推广等多种项目,适应了农村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解决了一乡一站、服务功能单一、实力薄弱的问题,明显地改善了农业机械化管理和服务。到1995年全市建成跨乡镇的农业机械管理服务中心站33个。
村级农业机械服务体系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村农业机械队 (农机水电队、农业机械站),在村委会的领导下,由农业机械队负责全村的农业机械管理服务。第二种是集体所有农业机械组,拖拉机农具数量较少,由村委会指派一名村干部负责日常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组织比较松散,机手农忙开机,闲时务农。第三种是农业机械户协会,或叫服务队,集体农业机械很少,个体农业机械多,平时自行管理,农忙时由村委会出面组织进行作业服务,进行统一组织、统一作业、统一供油、统一收费。在服务过程中,由农业机械户协会,逐步发展到以乡镇农业机械管理站为龙头,以村农业机械服务队为基础,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各类农业机械化服务队。在作业服务方法上由自找服务对象,发展到有组织的“四统一”服务办法,即统一组织、统一作业、统一供油、统一收费,并推行了农业机械作业合同制,即按签订的作业合同进行作业和收费,使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不断完善。到1995年底,村级农业机械服务组织达到2 369个。
☚ 三、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及管理   (二) 经营管理 ☛
0001069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