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 文明创建活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 文明创建活动

(一) 文明创建活动

江苏是全国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最早的省份之一。早在1981年,各地从实际出发,陆续开展了评“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文明户”和创建文明村镇的“三户一创”活动。部分市、县在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兴办文化中心,加强成人教育,开展科普活动,拟定乡规民约,进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从改变村风民风入手,开展文明创建活动。1982年,在全国和全省先后召开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省委宣传部总结介绍了东台县时堰镇嵇东村“创建文明村,培养新农民”、沙州县兆丰乡兴办文化中心、泰兴县宣堡乡封家集村“制定乡规民约,改变村风民风”的经验,通过宣传,在广大农村引起强烈反响。从此,一个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在全省农村由点到面,逐步推开。1983年,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座谈会议,充分肯定了江苏文明村镇建设的经验。会后,各地的文明创建活动有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继盐城市“三户一创”经验全面推开后,苏州市又摸索总结了“新风户”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全省文明创建活动的开展。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农村文明创建活动,得到了驻苏部队的大力支持,他们在改变村容村貌,转变村风民风,举办农民夜校,进行智力投资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1983年春节前,省委和南京军区党委联合在徐州召开了军民共建精神文明大会,总结和肯定了军民共建的经验。
最初由农民自发萌生的文明创建活动,历经10多年,如今已成为江苏千百万农民的普遍实践和自觉追求。这一顺应农村变革历史大潮的活动在全面提高农民素质,推动村风民风好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加强和改进农村宣传思想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经济工作与宣传工作的最佳结合点。至1995年,全省3万多个村都开展了五好家庭、文明户、新风户等评选活动,爱党、爱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教育逐步普及,文明创建活动开始走向经常化、制度化。目前,全省省、市、县三级文明村已达3 000多个。并涌现了一批像江阴市华西村、锡山市西塘村、海门市中心村、铜山县塘沟村等一大批“两个文明”建设成绩突出的先进典型。
10多年来,江苏农村的文明创建活动之所以能坚持不懈,充满活力,除了各级领导重视外,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1)紧扣经济建设中心,坚持“两个文明”同步发展。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各地在指导思想、具体规划、力量组织、实施方法上都较好地体现了“两手抓”、“两手硬”,既有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又有物质文明建设指标。不少地方在文明创建活动中,对照小康标准,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创建规划,把创评工作纳入小康规划同步实施,大大激发起农民群众搞创建、奔小康的热情。
(2)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各地在创建活动中,一般都是从解决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单项到多项,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群众易于接受,效果也比较好。在创建初期,不少地方先从修桥铺路、打井改水、管理粪便与垃圾、整顿社会治安起步,切实解决行路难、吃水难、卫生差、治安乱等问题,深受农民群众欢迎。从实际出发,把当地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突破口,从而使更多的人积极投身文明创建活动。
(3)把思想教育贯穿文明创建活动始终。文明创建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一代“四有”新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此,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贯穿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在帮助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面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如江阴等地采取评教结合的方法,把爱党、爱国、爱集体、爱岗、爱家、爱自己的“六爱”教育与评比爱国守法户、五好家庭户、文明户有机结合在一起,寓教于评,以评促教,收到良好效果。
(4)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各地在文明创建中,十分强调群众观点,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乡规民约的制定,文明创建目标、实施计划的确立,都是经过农民广泛讨论。五好家庭、文明户评比也都是先由农民自己申报,再报村民民主评议,充分体现了民主性。各地在创建中,还较好地体现了鼓励先进和激励大多数的原则,不仅给少数先进分子以崇高荣誉,而且善于寻找农民群众身上的闪光点,分层次提出各自可以达到的目标,为更多的人铺设进步台阶。

☚ 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   (二) 主题教育活动 ☛
0003076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0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