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改变粗放耕作方式,发展粮食生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改变粗放耕作方式,发展粮食生产

(一)改变粗放耕作方式,发展粮食生产

新中国成立初期,临沧地区农业耕作方式十分落后,1952年,全区11.7万公顷耕地中,水田仅占29.5%,雷响田占13.2%,旱地占31.8%,轮歇地占25.5%。农业生产以靠自然水和自然肥力为主,基本没有水浇地,种地依赖土地自然肥力,以人、畜力和木制铁制手工工具为主。水田耕种一般二犁二耙栽插,薅种一道后待收;旱地种植普遍是“刀耕火种”、轮歇撂荒、广种薄收的原始耕作。当年全区粮食平均亩产仅为110千克。1978年,全区水田面积5.45万公顷,轮歇地面积6.48万公顷,不少地方刀耕火种、轮歇撂荒现象仍很突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改变粗放耕作方式,提高土地产出率,采取了三条措施:
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950—1957年,全区水利建设共投资77.27万元,水田面积由1952年的3.44万公顷增至1957年的4.81万公顷。1958—1978年重点抓了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使水田面积增加,农业灌溉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对新开水田实行“谁开发谁受益”的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尔后,临沧地委、行署制定了到2000年建成10万公顷亩产400千克以上的高产稳产农田地,实施“丰收计划”,在扶贫攻坚中加快建设人均一亩亩产300千克粮食基本农田地,对农田地建设实行按不同建设标准给予不同扶持等政策和措施。经过努力,到1997年,全区库塘蓄水达2.03亿立方米,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7.51亿立方米,水利化程度达27.89%。1997年与1949年、1978年相比,水田面积分别增1.4倍、23.4%,达6.72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比1978年增18.7%,达6.52万公顷;全区累计建成亩产400千克以上的高产稳产农田8万公顷。
❷推广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不同时期所推广的农业科技包括传统增产经验、良种良法、科学施肥、培肥地力、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等技术。1954年全区首次在双江县试种双季稻,1956年试种成功并推广。60年代开始引进10多个水稻矮秆良种,同时,选育、引进和推广杂交玉米。1976年全区开始种植杂交稻,之后逐步推开,在各项技术措施中特别重视优良品种的推广普及。1991—1997年全区累计推广“两杂”35.91万公顷(其中杂交稻推广18.66万公顷,杂交玉米推广17.25万公顷)。
❸实行领导、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凡是三结合较好的阶段,都是农业科技推广顺利,粮食稳步增产的时期。1978年以来,各级领导把粮食生产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来抓,农科人员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推行农业科技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运用先进农业科技的主动性增强。经过努力,基本改变了粗放耕作方式,正在向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粮食生产得到较大发展。1997年,全区粮食单产162千克,分别比1949年、1978年增49千克和37.5千克。

☚ 九、临沧地区   (二)发展茶叶产业化经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 ☛
000009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