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型综合性批发市场
浙江全省有百余个商品成交额超亿元的现代大型市场群体,据80个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统计,1993年共拥有摊位91 190个,年成交额达393.23亿元,平均每个市场有摊位1 139个,成交额4. 92亿元。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其中突出的代表,这两个大型市场辐射全国,带动四方,奠定了浙江“市场大省”的地位。
(1)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这个大型的工业品专业批发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形成为占地30万平方米的大商场,总计拥有摊位23 000多个,参与市场经营者达32 000多人,经营品种上万种,每天进场交易的客商有10万—15万人。公路联托运网点有102家,每天有1 500多吨货物运往全国30多个省市的123个大中城市。1993年总成交额达45. 15亿元,比1992年增长119.83%;全年创税收4 500万元。商场在规模、年成交额、税收等方面连续三年位居全国同类集贸市场之首,连续三届获得“全国文明集贸市场”荣誉称号,并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商城的兴旺极大地推动了乡镇工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义乌市1993年乡镇工业总产值达53. 6亿元,其中集体、私营企业产值占70%以上。中国小商品城还先后在北京通县、江苏淮阴、福建建阳、广西凭祥等地创办分市场。义乌市领导和商城管理处每年要接待上千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团,还接待了美、法、德、意、澳、日、英等国的专家客商。义乌全市已形成一个以商品城为骨干,90多个集贸市场为依托的多渠道、多类型、多层次、配套设施齐全的市场格局。
(2)绍兴中国轻纺城。全城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分东、中、西、北四大交易区,拥有6 000余间营业用房,日成交额在1 000多万元以上,每天进出市场的客商有5万多人。为市场配套服务的资金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运输市场、科技市场等要素市场应运而生。市场内6家银行平均年存款余额达3亿元,日现金收付额达4 000多万元,年货币回笼超过15亿元;11家房地产公司参与市场开发,1993年就出售商品房2 000余套; 71家托运部每天将上千吨的货物通过120多条运输线运往全国各地。还有近万人在为市场提供各种配套服务,单是穿标志服的搬运工就有1 000多人。1993年,中国轻纺城直接成交各类化纤面料4.73亿米,成交额达35.06亿元。绍兴全县有1 800多家轻纺企业,拥有各类织机4.6万台,每年消费各类纺织化纤原料12万吨,年产各类布匹10亿米,其中60%以上的轻纺产品都是通过轻纺城外销各地。这个大型市场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名优特新面料,而且还汇集了香港、台湾及日本、韩国、印尼等地的产品。市场的辐射面已覆盖全国各地和部分周边国家。全国现在所使用的化纤面料布中有的1/3是通过轻纺城集散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