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启动阶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启动阶段

(一)启动阶段1978—1985年

1978年底,在总结新中国成立30年水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养殖,着重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把生产的着眼点,放到养殖上,进行了渔业生产结构的必要调整。80年代初,中央领导同志到福建视察时提出了“希望福建走在四化建设的前头”的要求。福建省委全面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历史经验教训,客观分析了福建是一个经济比较不发达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有着山、海、侨、特、热的省情特点,提出了“念好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的战略方针,在“八大基地”中包括林业基地、牧业基地、渔业基地和经济作物基地,鼓励农民向山海进军。1982年,福建进一步提出了海洋捕捞“三个发展” (发展流钓作业、发展鱿鱼作业、发展外海拖网作业)、“三个突破”(突破马面鲀生产、突破中上层鱼类生产、突破捕虾生产)。为了充分调动农民进行山海综合开发的积极性, 一方面改革了农副产品购销体制, 逐步放开农副产品价格,把农民引向市场; 另一方面落实了农业内部各业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 并实行了“自留山”、“自留滩”等一系列政策, 促进了山海资源开发。
1983年,长乐市梅花镇、连江县苔菉镇等渔区率先进行了渔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以船为单位,实行“带资入股,按股分红,按劳取酬”的股份合作制管理办法,它们的经验在全省迅速推广,促进了渔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1984年10月,福建在全国率先“取消派购,放开水果、水产品价格,实行随行就市”,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5年又先后作出了“加速山区经济开发”和水产业“建设两个基地,开拓两个产业(即建设城镇商品鱼基地、出口创汇基地,开拓外海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业)”的决定。1981—1985年间,全省累计造林108.6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率达60%以上。1985年全省新植果树3.69万公顷。全省林业完成了“三江”(闽江、九龙江、晋江)绿化工程,开展了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还有计划地开展了商品材基地建设。渔业稳步持续发展,群众性的养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虾、鳗鱼、贝类以及珍稀水产品等养殖业迅速发展,外海捕捞也开始起步,1985年全省海水养殖面积4.92万公顷,渔业机械总动力达到52.93万千瓦。从事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各种专业户、联合体和开发中心不断涌现。1985年,全省专业户7.32万户,各种形式的联合体2.19万个。还出现了象漳浦县花果开发中心、水产开发中心等一批初具规模的农业开发中心。全省水果产量比1980年增长1.3倍, 茶叶增长56.4%, 甘蔗增长52.8%,烤烟增长1.6倍,食用菌增长近1倍, 肉类增长82.6%,奶类增长1.9倍,禽蛋增长1.3倍, 水产品增长61.4%。

☚ 一、发展历程   (二)普及阶段 ☛
000084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50:06